第33部分 (第1/4页)

前头归置好了,姜宁才开了小门,往后面加工场行去,让常金兰几个下班回家。

“这么快就四点多了呀!”

大家依依不舍,毕竟超出指定数额有提成呢,这天还有个把小时才黑。

不过大伙儿也知道姜宁赶客车,也没耽搁,收拾收拾手头工作就站了起来。

“哎?姜妹子。”

说话的是石小兰,她摞着手上半成品,某个念头一闪,眼前一亮,忙对姜宁说:“妹子,你看看咱们把活儿拿回家干,你看成不成?”

家里有缝纫机,反正计提成的,做好一件算一件,比闲着好多了,这么一来,她还能再干四五个小时,算算工资比家里男人都高!

“对!”

“对呀,这个法子好。”

大伙儿又惊又喜,对呀,在场都是家里有缝纫机的人,谁不乐意多赚钱呢?

众人忙看姜宁,十分期待。

姜宁笑笑,“好啊,既然大家不嫌辛苦,那带回家继续干也成。”

其实她已经琢磨这个法子了,下面的人主动提出来,更好。

“辛苦啥呀?就坐着干的事呢。”

“对,我能干。”

“我也能。”

双方目的相同,立即拍板了。

姜宁笑笑,“那咱们明天再开始吧。”环视一圈,“明天大伙儿的工序,可能要调整一下。”

这是因为,她不可能将整件衣服给这群人带出去的,能带出去做的,只能是偏大众的步骤。

这位为了最大可能性保护自己的设计,要知道姜宁脚下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山寨版。

自家品牌还没建立起来,仿冒品带来的影响会很大,就算不能杜绝,也得尽可能延迟。

在场的工作的妇女们,都是签过保密合同的,违反合同代价很大,算是有一重保险。

不过这也未必是绝对保险,更甭提其他人了。

领子,袖子,这些工序可以拿回家干,反正之前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保护设计,这七个人都是一人负责一两道工序的,适当调整一下也不难。

“那今天大家好好歇歇,明天我再把工序调整一下。”

姜宁原本还考虑把某些工序外批出去,计件算钱,打打雇工的擦边球的,但转念一想,这样虽解决人手问题,但却不能保证外人能把工序做好。

她走的是精品路线,质量做工很关键,外批就不大能保证了。

不是不可以一件件检查,但这样又得耗费人力。

算了,不外批了,就这七个人先做着吧,等稳定下来后,找单位挂靠上去就好。

皆大欢喜的结果,主雇双方都很高兴,姜宁等石小兰几个散了,她锁好门窗,将装了钱的油纸包往丈夫怀里一揣,两口子就往客车停靠点奔去。

赵向东接过油纸包放好,不禁赞道:“宁宁真能干,不比大哥二哥差。”这里的大哥二哥,说的是姜建设姜红兵兄弟。

他是个很有担当的男人,养媳妇从来是自己的责任,但媳妇赚钱多,他也不会像某些所谓的大男人般阴阳怪气,浑身不自在。

相反他觉得非常骄傲自豪。

至于怀里的钱,赵向东也没任何想法,媳妇赚的钱是媳妇的,嗯,他赚的钱也是媳妇的。

丈夫自然磊落,说实话姜宁十分高兴,自己果然没看错人,她笑着嗔了他一眼,“我赚的钱是我的,你赚的钱也是我的,咱家的钱都是我的。”

“嗯,宁宁说得对。”这不是结婚前就定好的吗?

姜宁笑盈盈,嗯,自家丈夫觉悟真高,可是适当奖励一下。

如果问赵向东想要啥奖励,他答案肯定就一个,所以姜宁决定不问了。

她瞅了眼精神奕奕,丝毫不见疲态的丈夫,奖励嘛,先缓缓吧,今天累得慌。

第48章

“嗯; 大家做得不错。”

姜宁仔细翻着面前的领子袖口,面料平整; 走线紧凑细腻; 并没有丝毫赶工的迹象,显然石小兰等人虽然把工序带回了家,但也没有敷衍。

店铺开张已经有半个月,有了第一批顾客在自己圈子的宣传; 生意蒸蒸日上。

好的开始; 买卖上了轨道; 原料消耗快还补了次货; 姜宁已经适应了白天繁忙的工作; 她一个人看店,也能把真正的顾客照应得过来。

不过; 唯一的缺点依旧是人手短缺。

西河坊人流量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