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诮,“我原先因着你的事情整日担心,一时没有去一时没有细想,如今再想想,倒是有些明白了。”

皇帝没有直接说结论,沈采采便眨了眨眼睛,自己坐在床上捧着粥碗思考了一下:十几年过去,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当今都并非庸才,哪怕偶有天灾人祸可百姓的日子却也比前朝过得好多了,人总是善忘的,如今的人怕是早已把前朝忘在了脑后。所以,那些前朝余孽是觉得复国无望,干脆就做恐怖分子,玩刺杀,杀几个萧家人来泄愤?

沈采采想到这里,便也问道:“所以,那些前朝余孽是觉得复国无望,所以才想换个法子,直接行刺你,以此复仇?”

“这是其一。”皇帝摇了摇头,语声轻轻的顿了顿,紧接着又道,“更重要的是,如今我膝下无嗣,若有万一,继位的必是二郎——当初郑启昌和那些前朝余孽虽然是各怀心思,但在刺杀我这件事上还是一致的。郑启昌是想在我死后,扶持二郎登位,再送女入宫,如此他郑家满门自是尊荣莫匹;至于那些前朝余孽,他们也是盼着二郎登位,然后把他们的‘公主’送去做新后,若是那位‘公主’能够诞下未来的皇帝,那么也算是另一种的复国了。”

沈采采简直没想到还能听到这种史书上都没有写的隐秘之事,她忍不住追问道:“前朝皇嗣不是全叫安北王被杀光了吗?怎么,还剩下一位公主吗?”

太。祖皇帝当年也是前朝旧臣,他之后起兵,固然是情非得已,但多少也算是以臣谋君位,哪怕是为了民生也对着前朝皇室时也不好下重手。所以后来带兵攻进前朝皇宫的倒也不是太,祖皇帝,而是安北王,他是出了名的杀将,把前朝皇室大大小小全都抓到一起,全给杀了。据说事后太,祖皇帝也因此而责骂安北王,但是之后论功行赏,安北王却成了本朝唯一一个异姓王,封地北境,世袭罔替。

不少史学家后来考究,都说安北王当时肯定是受到了齐太,祖暗中的吩咐,这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光前朝皇室之人。不过,这些终究也没什么证据,沈采采现下也不好多问,只是十分好奇究竟是哪一位公主居然这么有本事,能从安北王的屠刀下活下来?

提起这个,皇帝的脸色也颇有些难以形容。他沉默了片刻,才道:“你失忆了,想必也没想起来,母后当年是替二郎定了门亲事,便是临去前也始终念念不忘。二郎的那位订婚对象,就是那位前朝公主——也正是因此,那些前朝余孽才会起此心。”

沈采采想起齐史上关于晋王妃的的记载,隐约生出一点儿的怀疑来。

她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的道:“你说的那位‘公主’,该不会就是唐家姑娘?”

皇帝长眉一拧,不觉抬眼去看沈采采,下意识的问道:“。。。。。。。你都想起来了?”他本还以为沈采采如今只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这些儿旁枝细节必是想不起来的。

沈采采含糊的应了一句:“。。。。。就,就想起一点。”

事实上,听到这些事情后,她感觉自己的认知再一次受到重创:齐史上记载,晋王妃乃出身唐家,其父不过是六品小官,可她本人莫名其妙的就得到了皇帝赐婚嫁入王府,最后还与晋王夫妻恩爱,一生一世——这简直是古代版灰姑娘童话。结果,皇帝现在告诉她,这位未来的晋王妃并不是什么灰姑娘,她是前朝公主,而这位公主和晋王更是早就已经定下了亲事。。。。。。。。

穿越都没有这样的想象力吧?

沈采采忍不住在心里又一次骂了历史那个表里不一的小婊砸。

难得有一次如此贴近历史真相,沈采采还是忍不住问道:“母后当年怎么就定下了这么一门亲事?”前朝灭亡,有这么一位公主居然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很神奇了,更神奇的是这位公主居然还和晋王订了亲。。。。。。。最要紧的是,元贞皇后当年被前朝末帝侮辱,想必是早便恨其入骨,如何又会让心爱的幼子与其女定亲?

这些事到底是关系着元贞皇后这位生母,皇帝显然不愿多说。但是沈采采问起来,皇帝便也回道:“母后与那位唐夫人亲如姐妹,当年那位唐夫人意外有孕,两人便约定,若是得女便结两姓之好,若得子。。。。。。”他眯了眯眼睛:“当年,唐夫人虽是难产而去,母后也为之哀痛,但母后心里其实也一直庆幸唐夫人只生了一女。只是,我和父皇却始终觉得这里面有些古怪。。。。。。”

沈采采隐约觉出不对,心头一动,不由抬眼看向皇帝。

皇帝自是看见了她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神色不觉也缓了缓,语声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