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沈采采手里抓着青玉酒杯,含糊的应了一声:“他还有事要忙。再者,他要是真来了,下头人各个都得看他脸色,胆战心惊的,没得搅了各人的兴致。”

华文大长公主没问皇帝这是要忙什么事,只是就着左右明亮的灯光,细细的看了皇后那张微微染霞的娇面,心下暗道:果是少年夫妻感情好,这年年都有新安排,可真是蜜里调油似的。。。。。。

沈采采这头与华文大长公主说了几句话,心里却仍旧是惦记着皇帝那头,忽而眼角余光瞥见周春海的影子,忙搁下酒杯,侧头与华文大长公主还有庄王妃说一句:“我这儿喝了几杯酒,头有些晕,今日晚宴便交姑母和叔母主持罢。。。。。。”

不待这两人应声,沈采采便寻了个空,从一侧转身出去了。

倒是瞧得华文大长公主与庄王妃愣了愣,然后又是好笑又是好叹:

“皇后与陛下倒是越发会玩儿了。。。。。。”

“也是陛下和娘娘感情好,如今倒也不盼别的,只盼着陛下和娘娘早些添个皇嗣,朝内朝外的人心才能安呢。”

华文大长公主与庄王妃应景似的说了几句话,想着今日也是好日子,倒也不没有再发愁,只举起酒杯对饮了一杯,重又抬手去看殿中的歌舞去了。

而沈采采这头却是正与周春海说话:“陛下人呢?”

周春海低着头,恭谨小心的应道:“回娘娘的话,陛下已叫人备了小船,现下就在湖边等着娘娘,故而才遣了奴才过来与娘娘说一声。”

事到临头,沈采采一直焦急的心中却又添了几分难得的羞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我这一身朝服也不方便,还是得先换了衣衫。”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又觉得有些理直气壮起来,“说起来,今日也确实是该叫他等一等。”

周春海自然不敢多劝,只好悄悄的抬眼去看清墨,只盼着她手脚利落些,早点儿替皇后换了衣衫,免得皇帝久等。

清墨自是会意,想了想,先与沈采采道:“这时候回凤来殿换衣服,来回也是麻烦,到不若直接在偏殿换了,然后再去湖边见陛下?”

沈采采也不想多走冤枉路,这就点了点头。

清墨又道:“不知娘娘想换什么衣衫?”

沈采采犹豫了一下,忽而想起自己当年嫁进东宫前,在月夜里,一个人悄悄去瞧那朱红嫁衣时的满心欢喜——那时候,她用手摸着嫁衣上精致的绣纹,想着日后与心爱之人朝朝暮暮的日子便只觉得狂喜从中来,那样的欢喜几乎无以言表,乃是她此生都少有的。。。。。。。。

只可惜,后来。。。。。。。

沈采采顿了一顿,到底还是与清墨说:“那件红色的吧。”虽然这个时候不好再穿嫁衣,但是穿件红衫也算是应个景——当然,其实这衣服穿得再好看,估计也还是要脱的。。。。。。

清墨低头应了一声,转头去寻了一件绯红色的纱衫给沈采采换上,又轻手轻脚的将她头上那沉甸甸的凤冠摘了下来,重新替她梳了个较为轻便的发髻。乌油油的发髻上只插了一支牡丹头的红宝石玉簪。

她腰间配的是一条银白色束腰,束腰上缀着银白流苏,随着她抬步行动间,腰间的银白色流苏微微晃动,越发显得纤腰盈盈,而那及地的长裙拖曳款款而过,裙裾上缀着的红宝石映着灯光,熠熠生辉,眼光灼灼。

当然,更美的是她颊边那轻薄的霞色——真正的美人,真正的动人,不是华美精致的衣衫首饰,而是美人自然而然的仪表情态。

她就只是安安静静的站在光下,整个人便好似好似初绽的牡丹,明艳照人,仪态万千。

清墨悄悄看了一眼,不由在心里暗道:娘娘今日好似比往日里更好看了,想必陛下也会十分喜欢呢。。。。。。。

沈采采重又打扮了一番,站在一人高的镜子前晃了一圈,倒也觉得这一身打扮是没问题了,便点了点头:“走吧。”

周春海早就在殿外等得满头是汗了——他虽也知道女子打扮起来都费时的很,皇后娘娘这速度已是极快了,可是一想到皇帝正在湖边等着他们,周春海这心理压力简直要把人逼疯了——天啊,虽然是沾了皇后娘娘的光,可这有生之年竟还真能叫皇帝等上一回,真是折寿哦。。。。。。

好在车轿都是早备好了的,沈采采点头说了要走,下面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扶了她上步辇,一路往湖边赶去。

因着皇帝就等在那里,沈采采坐在步辇上,远远的便能看见湖边那一片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