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我自然会有让你们做的事情。”卢秀珍冲崔三郎笑了笑:“到时候你可要卖力气哟!”

“我知道!”崔三郎快活得手脚都没处放,他擦了擦手:“六妹,我来帮你和面粉,大嫂,你去歇着。”

卢秀珍见着少年那跃跃欲试的样子,抿嘴笑了笑,将盆子交给了他,刚刚走到一旁去擦手就听着外边有人在大呼小叫,中年妇人的那声线,就如刀片,将纸张刮得蹭蹭作响一样,卢秀珍只觉自己耳朵都要被那薄薄的声线割破了。

她大步走了出去,三下两下便击退了对手,刘三嫂落荒而逃以后,卢秀珍挺着胸骄傲的朝屋子走过来,却对上了两双充满惊讶和崇拜神色的眼睛。

“大嫂,你真厉害!”

崔四郎与崔五郎手里捧着粗瓷碗,下巴都快要掉进碗里了——以前刘三嫂总能压着他们家一头,今日被大嫂三言两语便打发了,真是一个字——爽!

“这不是大嫂厉不厉害,是她本来就没有理。”卢秀珍笑着看了看两个差不多高的少年,两人长得很像,让她几乎分不出彼此来,看起来是一对双胞胎:“四弟五弟,你们将大嫂的话记在心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咱们不去欺负别人,可是别人欺负到咱们头上也别忍着,忍得多了,人家自然觉得你好欺负,一个个都爬到你头上来了。”

“嗯!”崔四郎点了点头,大嫂说得一点都没错,是不能太惯着那些人,爹娘总是说别伤了和气,可人家却从来没想过他们是不是伤了和气。

崔老实走在卢秀珍后边,心里头有些担忧,自家这个媳妇确实不错,可就是太要强了,现儿还教着几个小子不要忍让——能不忍让么,自家还有什么底气跟人去争吵?

吃早饭的气氛有些奇怪,几个小的吃得兴高采烈有滋有味,两个老的捧着鸡蛋葱花饼张不了嘴,虽然那饼闻上去可真是香,只是崔老实与崔大娘却没那快活心思。

一个担心家中银子不够花,一个担心卢秀珍会让崔家成为村里人的眼中钉。

“秀珍哇……”崔老实与崔大娘几乎是异口同声。

“啥事?”卢秀珍抬起头来,看着自己一脸愁容的公公婆婆,只觉有些惊诧:“你们怎么不吃呐?是这葱花饼没烙好?”

“不是不是,我吃不惯葱花,给你们吃吧。”崔大娘将自己手中的饼又放回了盘子里头:“你们正是长身子正能吃的时候,得多吃点。”

她不由自主用上了卢秀珍的话,看了一眼桌子边上坐着的几个孩子,有些心酸,孩子们都乖巧懂事,只是跟着自己和老实遭了不少罪。

“娘,你自个儿吃,别说吃不惯葱花,前儿那汤里头不也搁着葱花,你一气喝了两碗汤哩。”卢秀珍将饼子夹起来放到崔大娘手里:“以后好吃的东西还多着呢,娘你就别省着给我们了,自己吃。”

崔大娘怔怔的望着卢秀珍,好半日才问出了一句话:“秀珍哇,今日你和六丫还去山里捡菌子?”

“娘,我们自然是要去的,趁着这天气好,多捡些出来好攒钱哩。”

“那……”崔大娘犹犹豫豫:“还要去江州城?”

“昨日那窝鸡枞菌已经被我们捡干净了,还得过几日才长出来,今日只怕是捡不到这么好的货了,要是卖不了大价钱,也没必要去江州,路上耽搁的辰光都不合算。”

听卢秀珍说不去江州城,崔大娘舒心的笑了起来,大郎媳妇一心想为家里好,可毕竟身份尴尬,一个寡妇老往外头跑,村里肯定少不了会有风言风语。

第22章 真相清(二)

果然,如卢秀珍所预料的那样,今日进山,已经没捡到那么大一窝的鸡枞菌了。

这鸡枞菌长的地方是有讲究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菌子长在潮湿阴凉的地方,只要扒拉开一片树叶就能在树根那里见着一大片的菌子。鸡枞菌之所以被称为菌种珍品,并不是因着它的数量少,而是因为它美味,营养丰富,吃上去甚至会让人产生在吃鸡肉一样香醇的错觉,而它的生长环境也是与众不同。

一般肉质优良的鸡枞菌,都是与蚁巢伴生的,它们的基柄与白蚁巢穴相连,散生甚至是群生,当气温升高白蚁窝长出小白球菌以后,鸡枞菌也就会慢慢的长出地面。昨日挖到鸡枞菌的那地方有一片松树,松针满地,松香阵阵,地面上泥土枯软,估计底下有一个大白蚁窝,这才会有这么多的鸡枞菌,卢秀珍一边观察着地面上的叶子,心中一边合计,今日是不可能再挖出这么大一丛来了,除非进到深山里去瞅瞅,有白蚁丛生的地方,就该长有成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