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 (第1/4页)

果园这边实在太忙,云舒便将此事交给夜五全权处理,自己暂时收了心,一心一意看顾果园这边。唐方明中毒后第三天就醒来了,对于怎么中毒,他自己全然不知,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书儿并非专门针对他而来,他只需好好休养几天就能恢复如初。

另外,方舅舅找了几个老友来帮忙,解决了押运果子的问题,果子每日天亮时送一批,上午再送一批,每天要送三四万斤去省城。

到果子摘完的时候,家里的三十万斤黄金果基本都送去了省城。当然,这售价不可能一直像最开始的时候那么好,不过平均下来还是能得二十文一斤,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至少比她预期的要好得多。

如此一来,今年光黄金果的收入都有近万两银子。看着这厚厚一打银票,云舒喜得合不拢嘴儿,几乎一整天都在傻乐,春秀笑话她是被银子迷花了眼,云舒笑嘻嘻道:“我明儿就去把银票全部换成银子,抬回家来天天看,就算花了眼也值。”

当然,这只是说笑而已。摘完果子当晚,云舒家大办了几十桌酒席,用来感谢帮忙的帮工仆役们,当然同时还要给大家发发福利。除了工钱翻倍外,还分给每人几十斤果子,尽管大多是多子果,味道并非特别好,大家还是很高兴,忙活十几天就能过个好年还是很值得的。

收完果子第二天,云舒目送最后一批黄金果上路,心里轻松了许多。如此,至少能把这几年的成本都收回来,家里也能宽裕许多了。

小蝶道:“小姐,黄金果卖完了,家里还有那么多多子果和福寿果,福寿果不难卖,可容易坏,多子果子儿多又苦,买的人不多,怎么办啊?”

“不着急,慢慢来,能卖的先卖,卖不完再说,总会有办法的。小蝶,走,跟我去把明天要送走的果子清点出来,完了咱们进城去。”

二人一番忙碌下来,总算赶在午饭前清点完,云舒回院收拾东西,打算进城后再吃饭,半路却被老爹拦住,说明天就是小静出殡的日子了,既然果子摘完了,咱们一家也去作坊院子守上一夜,就当送她最后一程。

老爹这么说,云舒才想起小静的事,前些天那个挺着大肚子脾气暴躁的小女孩还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没想到转眼她就去了,还留下那么小个孩子。云舒一阵感概,“爹,小静的孩子怎样了?现在好些了吧?”

“嗯,那孩子还算争气,每天只管吃睡。不哭不闹的,生下来才三斤四两,才几天功夫,现在已经四斤了!我打算把那孩子也带下山去,让他看看他娘,也让小静安心去吧!唉,小静自己还是个孩子……唉!”

老爹连连叹息,云舒心里也不是滋味儿,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似乎比过去十年还多。有人来有人去、有人逃亡有人私奔也有人去了地府,是非对错现在不重要,关键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死了的人却未必能安息。

云舒心底长叹一声,原本忙碌的心情突然松懈下来。算了,钱是永远都挣不完的,自己和小静姐妹一场,即便其间有诸多误会纠结。人已经走了,还是该去送她最后一程。

于是,云舒和老爹一起吃过午饭,换了一身白衣、戴了白花,和老爹一起带着小静那出生才六天的小儿子一起去了作坊院子。

有些日子没回村,再次回到这院子。一切都那么熟悉,院子没变、房子没变、连时常守在院门口那条见人就汪汪狂吠的大黑狗的叫声都没有任何变化,还有这气氛。跟上次小静她爷爷办丧事时一样沉重压抑。

当然,这心情只对某些人而言,比如云舒一家,比如真心同情可怜小静一家的亲朋好友;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不识时务的跳出来叽叽喳喳指指点点。让人心烦不已。

瞧瞧,他们才刚进院子。有孩子喊:“二叔来啰、云舒姐来啰!”云舒父女还没到水志飞家门口,就被闻声出来的人围住,有的跟老爹说话,有的凑过来看小静的儿子,有的纯属看热闹,然后退到一角一边指指点点、叽叽咕咕,一看肯定没好话。

云舒和老爹先去拜祭了小静,然后再去看望水志飞,水志飞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差,老爹笨拙的把孩子抱给他看,又跟他说些安慰话。云舒看二人聊得还不错,便悄声退出屋子,去找周伯娘他们,问问看这几日的情况。

可周伯娘还没找到,倒是被个中年妇人给拦住了,那妇人笑呵呵道:“云舒,来了啊?”

云舒盯着那妇人看了会儿,这妇人满脸皱纹、身形佝偻枯瘦,明明不算太老、头发却已经花白。云舒当然认得她,上次小静爷爷办丧事时就把她认得清楚,这是水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