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这其中也的确很复杂。

一是信号传输的问题。

在远程操作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如果在作战时,数据传输的中途,被对方成功屏蔽,那等同于送了一台机甲给自己的敌军。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绝对会成为有史以来战争史上最骚的一次操作。

而大家都无法真实探知对方的信号屏蔽与反侦察水准,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出现这样的悲剧。这也意味着机甲上的反屏蔽技术要无时无刻不在更新。这导致了远程操作,是只有反屏蔽技术最先进国家才敢玩的东西。

除此以外,还要保障数据传输的速度。在战争中,要争取的时间,那都是以微秒毫秒来计。信号要是猝不及防地卡了一下,那……就非常美丽了。

二是指令功能的问题。

无人机技术一般无法支持过于完善且多变的武器。

而机甲又不像普通的无人机器,它不能只依靠简单的指令进行攻击。它很珍贵,派出去的时候,就是以回收为目标来进行使用的。

而且机甲手如果不在战争中心的话,对外界情况的应变,难以做到那么的迅速,环境反馈的刺激也无法及时感知。

那种紧迫感是无法模拟的。

方见尘又冲了回来,挤到控制屏幕前,问道:“看看功能都齐全吗?”

季班推他:“你挡住我的视线了!”

方见尘:“你的光屏挡住我们瞻仰的视线了!”

季班说:“你先等等,我再仔细看看!”

鲁明远走到林冽旁边,尊敬问道:“默示的有效远程控制距离是多少?”

林冽说:“给默示自配了一个信号发送转换器,可以做到完全防屏蔽一百公里。还没有做最终测试。如果没有屏蔽信号,依靠城区信号进行传输转换的话,可以做到无距离限制。”

一百公里在如今大型战场中,还是太短。但是一般来说,这样的距离足够他们将控制中枢停靠在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远离激战区。同时给予默示足够的活动范围。

而控制台很小,方便进行转移调整,他们可以用另外的运输工具,来配合默示的行动,视线远程控制的任务接替。

鲁明远:“只有手操机甲能行吗?”

林冽点头:“目前来说是的。传感机甲的数据传输比较特殊,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性。主要是传感器的运作方式。它无法脱离驾驶舱。”

鲁明远又说:“哦!那相关数据能告诉我吗?”

林冽:“还没有。正要进行测试。”

百米飞刀拍手道:“不要愣着了!季班带着你的机甲,现在开始做数据测试。跟着地图上的红点走,先去后面的荒地进行速度和力量测试。鲁明远还是小弟,拿出你们的小本本,准备工作了。”

百米飞刀给季班找了一个足够宽阔的地方,让他进行各项操作,方便测试相关性能。同时让他尽快适应新的操作方式。

季班即兴奋,又有一点陌生。这种远程操作的方式,让他有一种在打游戏的感觉。

虽然手操和传感机甲就是不一样,对机甲状态的传递依赖度不那么高,驾驶的时候,他就要时刻关注机甲三维模型并进行指令调整。可是在过山坡的时候没有了那种颠颠的起伏感,爬墙的时候没有了那种下坠的压迫感,还真是不习惯。

季班在努力适应自己的机甲。他两年多没碰过类似的指令操作,但只用了短短几天,就顺利上手。

毕竟有着扎实的基础,而且默示在功能上,林冽并没有给他做任何的更改。

百米飞刀看他的操作已经能够浪起来,而连胜等人身体素质,也在各项调整后基本回归到合格线上,就真的给他们发布了作战任务。

来自远征军的第一项作战任务。

“远征军机甲手不够用,机甲也不够用。你们都是正式经历过前线战斗的士兵,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在给你们适应。现在开始正式随军出兵!”百米飞刀说,“除了默示,我们还能提供两台机甲。没有的选,一台狙击型机甲,一台侦察型机甲。”

侦查型机甲毫无疑问是叶步青的。狙击型机甲连胜还能跟方见尘争一争。

两人瞬间扭头锁定对方,捶着拳头放出一股杀气。

方见尘哼哼笑道:“做你的指挥吧,总指挥,我们不能没有你。”

连胜:“并不冲突,谢谢。”

“所以呢?人选定了吗?打一架是吗?”程泽跃跃欲试道,“其实我风翼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