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江夏却叹口气,摇头道:“若是咱们园子里有,不用嫂子说,我也取来做了。只是,咱们园子里没有,说啥也是白搭啊!”

“此物生在何处?近山还是近水?”很少搭话的徐襄突然低声问道。

江夏微微一愣,随即眼睛一亮,无限崇拜无限期盼地看着徐襄,道:“近水。要在水泽边才能找到。”

徐襄没理会她,只对郑氏微微一笑道:“孩儿这几日身子日渐轻快,已经去园子里走动了两回,正觉得春光大好,不忍辜负。恰好又逢上巳日,古有近水祓禊之礼,沐兰汤以避讳祛邪,疾病不生矣。孩儿正好大病初愈,不若也学回古人,祓禊祛秽驱邪,从此百病不侵,就能长长久久地孝敬娘亲了。娘亲,明日陪儿子一起去祓禊,好不好?”

郑氏微微皱了皱眉头,想开口拒绝又有些不忍心,只瞥了垂手而立的江夏一眼,笑着道:“襄儿毕竟大病初愈,身子还是有些弱的,怎地能去野地里走动?”

徐襄还要说什么,江夏却开口道:“太太一片心只为二少爷,而且,二少爷的身体也确实尚有些虚弱,并不适宜去野外远足。”

郑氏神色一缓,笑着道:“就是啊,你听听,连夏娘也这么说了,你就先耐耐性子,好好把病养好了,到时候,你别说去踏个青,就是去游历天下都使得!”

徐襄瞥了江夏一眼,规规矩矩地向郑氏行礼认错。

江夏默立旁边,等着郑氏起身要走,她才陪着徐襄送出来。

徐襄在屋门口就被郑氏劝着停了,江夏却一直将郑氏送到小院门口:“太太,刚刚我不该提起乡野之事,惹得二少爷动了心思。”

郑氏看着她,叹口气道:“也不怪你。襄儿这一病就是小半年,几乎都是在床上躺着,静极思动也是有的。”

江夏一曲膝,恭送郑氏离开。再没说什么出门的事。

转回来,江夏就很不爱搭理徐襄。都怪他乱掺和,说什么自己跟着去,别说郑氏不会同意,她也不会同意啊。这病的刚刚能下床动弹了没几日,哪里敢放他去野外撒欢儿?万一受个风寒什么的来场感冒,她之前的努力岂不白费了?

感冒可是引发哮喘的最大因素!丝毫不比过敏差!

正烦恼着呢,魏嬷嬷给了江夏一个匣子,打开一看,竟是刚刚做好的两支听诊器。一支是单扩音的,另一只是两端都带着扩音小喇叭的。

江夏立刻将烦恼抛到了一旁,拿了听诊器就奔着徐襄去了。没办法,谁让她之前对徐襄的身体情况最熟悉呢!不拿他作对照,也比较不出三种听诊器的性能优劣是不是。

比较结果出来了,因许安特意将一端设计成了耳麦样式,能够把耳朵整个罩住,避免了杂乱声音的干扰,故而,扩音效果要优于另一种。

有了这东西,江夏自然要与人分享。立刻打发人去济生堂通知赵一鸣。

赵一鸣那医痴一听说又有了新式听诊器,哪里还能坐得住,跟着报信的人就来了徐府。当然,江夏如愿以偿地在赵一鸣背后看到了背着药箱的越哥儿。

有了越哥儿,江夏直接将两支听诊器和徐襄都丢给赵一鸣,她带着越哥儿去了——小厨房。

毕竟,越哥儿的身份不能暴露,江夏也不好带‘外男’进自己的房间。尽管这个‘外男’只有八岁!

☆、86。第86章 那个是姐夫么(三更)

翠羽彤翎和枝儿还在小厨房里做蒿子粑粑,见江夏拉着越哥儿的手进了小厨房,几道目光齐刷刷看过来,登时让越哥儿红了脸,下意识地往江夏身后躲。彤翎是见过越哥儿的,自然知道越哥儿的身份,向翠羽使了个眼色,就笑着迎了上来。

“呵呵,哥儿今日看着气色好的多了,可还认得我?”说着,彤翎就打了水来给越哥儿洗手,翠羽则去锅里捡了两个刚蒸好的青团端了上来。

枝儿看看彤翎,又看看翠羽,目光最后落在江夏和那小童身上,心里纳闷儿,知道姑娘脾气好,可对这童儿也太好了些吧?

江夏笑着替越哥儿介绍:“这个是翠羽姐姐,这个是彤翎姐姐,那边那个是枝儿姐姐。以后你要再跟着赵先生过来,找不见我找她们也是一样的。”

越哥儿抬头看看江夏,点点头应着。

枝儿笑嘻嘻凑过来,问道:“姑娘哪里认来的小兄弟?呵呵,这小小子长的真俊,哎,别说,这眉毛眼睛还真的与姑娘有几分像!”

江夏笑笑,抬手摸着越哥儿的头顶,道:“赵先生新收的童儿。”

枝儿眨了眨眼,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