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还不齁得慌……”

说着话,曹氏手脚麻利地将坛子封口的黄泥敲掉,打开坛子,从里头拿出十几个糊着泥巴的鸭蛋来,端到门口用清水冲洗干净,放进锅里煮上。

约摸两刻钟功夫,曹氏揭开锅,用笊篱将咸鸭蛋捞出来,敲开一颗,拿筷子一戳,登时有一股金黄的油脂涌了出来,香气四溢!

“姑娘,您尝尝!”曹氏将鸭蛋和筷子一起递给江夏。

江夏挑了一小块蛋白送进嘴中。

咸鸭蛋,红心冒油的,蛋黄味道大概相差不多。蛋清却极考验一个人腌制鸭蛋的技术手平。

只要腌制的稍微过火一点儿,蛋清就会过咸而板结、发柴、发木,只是齁人没法吃。若是腌制的不够,蛋黄又不会流油……蛋黄流油曹氏已经自己显摆过了,故而,江夏就挑了蛋白品尝。

一看她这个动作,曹氏就笑了:“姑娘果真厉害!”

江夏笑笑,心道,除了专业,也就吃货当得起一个‘厉害’了!

蛋清入口,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滑嫩,第二时间尝到的是微微的咸香,咸度刚刚好,不会太淡没有滋味,也不会太咸齁人!

片刻,江夏就朝着曹氏举起了大拇指:“好吃,名不虚传!”

曹氏乐的眉开眼笑的,却毫不客气地接受了江夏的夸奖。

江夏笑着拿着那只咸蛋吃着,一边道:“把两坛子都煮了,明天早上一人加一个。剩下的,咱们包粽子。”

曹氏有些犹豫:“两坛子足有一百多个呐,一人一个也用不了那许多吧?”

江夏笑着拍拍她的手,道:“过端午嘛,咱们裹了粽子也不能自己个儿吃,总得四处送送。你数一数,两坛不够,就再拆开一坛……府里众人一人一个,剩下的不能少于一百个。”

曹氏听明白了,自然也就不多言,爽快地答应了。

江夏笑着道:“曹家嫂子,你这咸蛋腌的极好,你琢磨着,以后每隔几日腌上两坛……咱们隔几日就吃上一会才好。”

曹氏笑着答应了:“腌制倒是不难,就是这鸭蛋就是夏秋两季下的多,秋风凉了就逐渐不下了,到了冬天,基本就见不上了,到时候怕是没处买去了。”

江夏嘿嘿一笑:“你只管理会这个夏天,等到冬日,我负责给你寻鸭蛋去……哦,说不定,我还能给你寻来鹅蛋呐!”

鸡鸭鹅之所以冬季不下蛋,无非就是饲养不够,营养不足,按照现代的饲料配方,不管是鸡还是鸭还是鹅,一年四季就没有不下蛋的时候!

什么苏丹红、抗生素,她在这里实在是没处抓摸去,但鱼骨粉、蚯蚓什么的,都能想办法解决吧!

唔,若是能够解决了饲料配方的问题,她倒是能够开一个饲料厂,让庄户们开展禽类养殖……还有防疫!

只要控制住了防疫、饲料两大关键,禽类饲养还是前景一片大好的!

试想一下,冬季都没处买鸭蛋鹅蛋呢,他们家却能固定供应,那售价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哪!嘿嘿,果然,垄断代表着暴利!

江米挑选干净,蜜枣、核桃仁、松子仁儿、花生仁儿、赤豆等等等等辅料,也都收拾干净,冷水清洗干净,有的拿去用冷水浸泡,有的则要过一遍开水。粽叶用的是芦苇叶,是程琪带着两个小厮专程跑去飞燕湖采来的。飞燕湖的芦苇品种好,杆子粗,叶片大,叶子最宽处足有十几公分,长度有三十公分左右。两张苇子叶,刚刚好包一个中等粽子。小型的龙舟粽则只需一张苇叶就够了。

江夏也是第一次制作这么多粽子,试着配料,每一种裹了二十几个,放进大锅里,上面压上箅子,箅子上压青石,盖锅盖焖煮两个时辰。

等到出锅时,已是宵夜时分。

将粽子都捞出来,摊在一只大竹箪子上放凉,不烫手时,江夏随手捞了一只鲜肉粽。

这种粽子是咸味儿的,单独小锅煮的。相对于蜜枣、八宝等甜味粽子,咸味儿粽子的口味无疑更难调制,要够香还要不腻,还要咸淡合适……

江夏剥开粽叶,就露出染了酱油色的油汪汪的粽子米来。咬一口,咸香满口,肉香浓郁,因为用的是五花肉,肥瘦相宜,肥肉经过长时间的煮制,几乎已经化在了糯米中,产生出一种浓香不腻的极致美味来!

点点头,江夏挖了一勺子送进齐哥儿嘴里,又给越哥儿也喂了一口,然后笑嘻嘻地问:“好吃么?”

两兄弟吧嗒吧嗒嘴儿,互相看看,还是齐哥儿胆气状,拉着江夏的手道:“姐姐,不如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