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话音未落,人已经睡着了。

原本宋抱朴要给江夏摆宴庆功的,但江夏倒头就睡,摆宴一事只好作罢。

回到江宅,江夏匆匆洗了个澡,就上了床,芷兰和金桂替她绞着头发,她却已经再次睡熟了。

这一觉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江夏起身,就接到从临清运来的第二批西红柿辣椒,江夏欢喜不已,正好白菜也开始上市了,她就弄了十几颗大白菜,开始试做辣白菜。

又过两日,江夏再次进宫,给三皇子换药、拆线。

伤口已经基本愈合,有个别地方仍旧有些发红,却已无大碍。骨头仍旧不能动,换了药之后,就再次固定好吊好。

除了骨伤未愈,其他的基本已经都好了,食欲也基本恢复,气色也恢复了一些。

如此这般,江夏基本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出来后,她特地拜见了淑嫔娘娘,说明三皇子伤情恢复情况,也说明了以后的治疗护理就交给太医们完成。

淑嫔娘娘倒是没为难,赐下了两只匣子,并锦帛百匹。江夏谢恩出宫。

到了马车上,打开匣子一看,竟是两匣子头面。一匣子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头面,另一匣子则是赤金嵌宝头面,都是极富贵极贵重的。

看着两匣子头面首饰,江夏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原来,淑嫔娘娘早就看透了她女扮男装,却只做不知罢了!

愕然半晌,江夏将匣子一合,丢在了一旁。

既然淑嫔没有当面点破,以后也就不会拿这事儿说话。

她穿男装也只是为了出入方便,并非刻意隐瞒什么,真追究起来,也没什么意义吧!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经进了八月。中秋节是要团圆的,江夏就难免想起了一个人留在临清的越哥儿。只是,今年注定不能与越哥儿一起过中秋了。

因为,她就要离京北上了。

据沈琥送回来的消息,木铎已经到了宣府卫,再过五六天时间,就能到达京城了。

略作歇息,第二天一早,江夏带了顺子饭庄的小东家马三顺一起出京北上,扮作行商车队,一路往宣府去了。

出京不久就是一片高山,当天,车队就停在居庸关。

居庸关山势高峻险要,有长城雄关扼于山口之上,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扼守京北咽喉要冲之地。

居庸关主要是驻军,也有少量的居民和来往客商。

江夏一行人在此停歇一晚,第二天一早在此启程北上,一路过延庆、过保安,然后到达宣府。

宣府乃是关内重地,屯兵三万余,并有大批往来客商在此停驻。因连通雄关内外,此处不但有中原的行商,还有西域、羌胡等处的商贾。又有靺鞨鞑靼等地迁延之民,使得这个边境小城,成了数民族混居杂处之地。

这一日傍晚,又有一队中原客商到达宣府城外。有守门兵士上前盘问……

☆、383。第383章 进宣城(1更)

这一日傍晚,又有一队中原客商到达宣府城外。

有守门兵士上前盘问:“干什么的?通不通关?”

打头一名中年汉子上前交道:“军爷,我们是山东郑家运送货物的商队,不通关,到咱们宣城就到地方儿了。”

说着话儿,那汉子手脚麻利地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递到兵士手中:“军爷为了大庆百姓镇守边关,着实辛苦,小小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喝杯酒吧!”

那兵士掂了掂手中的银子,很是满意,随手揣进怀里,却仍旧顺着车队转了一圈查看:“装的什么货啊?”

那汉子笑着介绍:“南方的干货,也有一点香料。”

那士兵伸手拍了拍车上的口袋、竹篓子什么的,挥挥手放了行:“行啦,进去吧,守点规矩,晚上酉时末宵禁,可别乱走动,被抓了生死不论的!”

那汉子连忙笑着拱手道:“多谢军爷关照,多谢了!”

一行人开始进城,那军爷一眼瞥见队伍里一位极俊美的少年,身后还跟着两个容貌清秀不俗的小厮,微微一愣之后,觉得有些不对,大声喝住:“停,停,停!”

“军爷?”走在前头的中年汉子一路小跑赶过来交涉。

那兵士指着队伍中的俊美少年问道:“他是做什么?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跑商路的啊?”

中年汉子连连作揖打拱道:“军爷,那是我们少东家……我们老东家病了,没办法,只能少东家跟着出来学着走商,这还是头一回。也是我们少东家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