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姐姐,我去接哥哥放学!”

江夏伸手捏捏小丫头的鼻头,倒了两杯水给两个小丫头喝了,然后一手牵了一个,起身往外走:“走,姐姐跟你们一起去,接哥哥们放学去!”

正要出门,顾青茗登门造访,看见江夏带着两个孩子,要外出的样子,很随意地笑笑,跳到车辕上,一边笑道:“我陪你们一起出门!”

程琪赶车,也没用别的人跟着,江夏将门帘子挑起来,与车辕上的顾青茗说着话,车子缓缓驶出江家,往学堂里去了。

齐哥儿的学堂放学较早,江夏要先去接上齐哥儿,再去国子监接越哥儿。

随意地寒暄了几句,顾青茗就话题一转道:“贤弟给福安公主捎的物件儿已经离了京城,约摸着一个月到四十天,就能到了。”

江夏是亲自去过珂林贝尔城的,知道顾青茗这话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她点点头:“其他也还罢了,若是能够,尽量护佑她们母子性命……”

她和徐襄的婚事一拖再拖,这一次已经勘定了婚期,若是可以,她不想再让徐襄等下去了。等完婚之后,她再与徐襄商议着,离京一趟……走过一次的路,也熟悉了,来回至多四个月,相信徐襄不会不答应的。

顾青茗点头应着:“这个不用贤弟叮咛,也不用看肃王爷的情面,只说福安乃我大庆公主,护她周全本就是应该的。”

江夏心中略宽,同时也平添了几分伤感:“前几年,征战频仍,百姓困苦,民生凋敝,当今皇上登基后,尽力交好四方,休养生息,又加之珂城远在漠北,朝廷军队鞭长莫及……以至于让小鱼儿陷在漠北,身处险境……”

顾青茗也跟着叹息着,开口宽慰她道:“虽说情势不喜,但终究公主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再过些时日,即便朝廷无心救援,肃王爷也不会看着公主受罪,无动于衷的……”

说到这里,顾青茗突然道:“哦,对了,肃王爷攻下和林之后,分兵西征,所到之处,各部族纷纷来投,昨日刚得了消息,说肃王爷已经收服朵火剌锡部,至此,天山以南大片疆域已经被肃王收入囊中。”

☆、630。第630章 认亲?

听着顾青茗的叙述,江夏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大片地图:和林和肃州卫一线为东线,北至杭爱山、天山一线,西至葱岭,南至昆仑山一线,偌大一片疆域,面积差不多能抵得上大庆王朝的半壁江山。

这样大规模扩张疆域,扩大势力,肃亲王想做什么?难道真的想自立,再掀起内战么?

如此说来,小鱼儿远嫁漠北,肃亲王宋抱朴就没了后顾之忧?他父亲老莱亲王呢?这些话,在心里想想,却是没办法说出口的,哪怕是与徐襄,轻易也难以深入到这个话题。

说着话,车子已经到了江齐的学堂外。

囡囡和小妹简直像是多少年没见齐哥儿一样,跳下车子跑到学堂门口去眼巴巴等着。学堂里钟声一响,看见有人出来,囡囡拉着小妹的手就软软地朝着里边喊——

“齐哥哥……”

“二哥哥……”

江夏提前就下了车,让程琪拎了两筐樱桃、还有糯米红枣猪肉等送进去,是给先生送的端午节礼。江夏也趁机去见了见江齐的馆长,询问了一下江齐的学习情况。

那花白胡须的馆长先是夸奖了江齐几句,然后就说了:“……江齐心性聪慧、坚韧,偶尔有些浮躁,还需要多加磨练……”

江夏听得连连点头,人家老馆长说的很中肯,没有特别夸奖,也没有过分批评,仔细说起来,还是挺喜欢江齐的,只是想着让江夏配合对江齐多加约束,从而让他褪去浮躁,踏踏实实读书做学问。

说了几句话,老馆长道:“这孩子稍加打磨,日后成就无可限量。老朽寻思着,过些日子就给他开论语,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开笔作文章了。练上两年,十二岁上,也就差不多能下场了。”

江夏听着连连感谢,又道:“老先生为江齐多费心了……只是年岁太小下场,成绩好与不好,都难免有些把握不住。我倒是想让他去游学历练,不知老先生可否愿意操持?若是老先生不嫌辛苦,江某倒是愿意多资助几名学生一同游学。”

老馆长颇有些意外的惊喜,有确认了一遍,得到江夏的肯定回答之后,老馆长欢喜的胡子都翘起来了,连连点头应承着:“游学乃古风,能够游学历练,自然是极好的。老朽在这里,先替受惠谢过江大人慷慨了。”

又寒暄了两句,江夏向老馆长告辞走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