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之前的错失。”

江夏脸上的讪笑几乎维持不住,她很想问问徐慧娘,‘你自己捐了一百,我捐了两百,怎么就是不多了?更何况,做不做善事,放生不放生的,都是个人选择的权利好么,能不能尊重一下各人的意愿了?’

齐哥儿这会儿却一脸憨憨地笑着挤过来,拉住江夏的手道:“姐姐,这里都是小和尚们买回来的鱼和乌龟,没意思……山后还有一个泉眼,那边的水潭比这里还大……”

说着话,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任性一般,拉着江夏的手就往后走,羡哥儿年纪小,也没注意大人的眉眼表情,一听有好玩的地方,跟着就跑,一边还回头招呼自家爹爹和二舅舅。

景谅深知自己妻子性情,看着这一幕也不多言,只笑着跟着孩子们走过去。倒是徐襄落后一步,挽住大姐的手,淡淡笑道:“大姐不必费心行善一事……夏娘乃是医者,最是惜病怜贫的,治病救人无数的……”

徐慧娘听得这话刺心,却不好对自己弟弟如何,再加之徐襄如今仕途平顺,看势头入阁不过早晚的事。她在景家底气足,还多仰仗弟弟呢。

强自笑了笑,徐慧娘嗔怪地瞪了徐襄一眼,笑道:“就你知道疼媳妇!”

说完,也不再多言,随着众人往后山去了。

玉泉山顶呈屋脊状,玉泉寺就借着山势,在山顶屋脊上修了一溜儿游廊。人走到顶端,登高远望,就见四周丘陵起伏,林木葱郁,再往远处看,隐约还能看见城墙城楼,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见皇宫一片明黄的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游廊里隔不远就是个小亭子,亭子里布置了桌凳,可供游人休憩。

越哥儿和齐哥儿提前来了几天,自然早将亭子订下一个,这时就引着江夏等人过去。

江夏出门自然带了点心用具,众人坐下,丫头小厮们就一起动手,将各色点心糕饼、干鲜果盘,连同驶来样精致素菜,最后甚至从食盒里拿出一小坛两斤的菊花酿来。

看着转眼铺排的满满当当的桌子,徐慧娘禁不住瞠目。景谅到底去江家多一些,却不以为奇,只是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徐襄招呼着景谅入座,江夏则让着徐慧娘上桌,又各自招呼了小的坐在身边,看着桌子不大,这么热热闹闹一坐,倒也个个欢喜,就连徐慧娘在饮了一盏热茶之后,也心平气和了许多。

越哥儿替各人斟了酒,一边笑道:“寺里还有特色的素斋,几位兄长姐姐且垫一垫,临近午时,素斋就会给送上来。”

齐哥儿和羡哥儿、囡囡几个小的捡着爱吃的吃上几口,撂下筷子沿着长廊玩去了。

江夏让丫头小厮跟紧了,这才重新落座。与几个大人慢慢吃着,品茶饮酒,不亦乐乎。

徐襄不能喝酒,景谅也不用人让,与徐慧娘、江夏自斟自饮着,自得其乐,倒也自在惬意。包括越哥儿,都被江夏准了,倒了一杯酒给他。

两斤菊花酿喝到近半时,有小沙弥捧了食盒上来,却是寺里筹备的素斋。好在,越哥儿齐哥儿按照自家人头定的,才不至于多出来。

这玉泉寺的素斋是极有名的,即便江夏的饭菜考究,与之比起来,也分不出伯仲高低,倒是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吃喝一回,又有两个小沙弥各挎了一只篮子上来,一只篮子里是各色的菊花,都是捡着开得正好的花朵,送上来给各家太太姑娘攒发的。另一只篮子里则是梨子,金黄的梨子皮薄肉细,很类似现代吃过的鸭梨,肉雪白甘甜清脆,江夏一尝就喜欢上了,索性对那小沙弥又定了两大筐,让他们存在寺院里,临走带着去。

至于菊花,江夏就想起那年元宵节时的山茶花,幸亏一只山茶花,让程琪及时找到齐哥儿。而且,攒花嘛,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终究是个令人愉悦的事情,

江夏让那小沙弥将那一篮子菊花都捧过来,瞥了一眼,对徐慧娘笑道:“大姐姐,他们这里独有的绿菊花倒是雅致,你看看?若不然,这两朵金玉满堂也好,大气,最配大姐姐!”

对于江夏第一时间尊着她,徐慧娘颇为受用,这玉泉寺里培植的菊花也着实不错,朵朵都比碗口还大,丝丝分明又瓣瓣抖擞着,半点儿枯黄萎蔫不见,一看就是刚从枝上剪下来的。

徐慧娘依着江夏的介绍,先选了一支绿菊花,又挑了一朵金玉满堂,自有她随身的丫头上前来伺候。

江夏却笑着看向景谅:“姐夫替大姐姐攒花,岂不更妙?”

她的话落下,还没等景谅行动呢,徐襄笑着起身,去那花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