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江夏看了床上的郑氏一眼,道:“我只是说病因病情……幸好,太太及时服用了丸药急救,又有我师傅施针救治,太太的病未深入,这才能够及时醒过来,也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此次病症也算是给太太提个醒儿,太太的病虽说是内伤外感,却七分是内伤,外感不过占一成,剩下的两成则是其他诱因……太太想要尽快康健起来,就要摈弃那许多杂事,只管安心养病才是。”

说着话,江夏转身对郑氏道:“太太,我让厨房里留了人,刚刚已经吩咐人给您熬了些粟米粥,我让人端上来,您喝一点,咱们也好吃药。”

郑氏点头应着。江夏招呼着丫头们送了漱口的淡盐水上来,伺候着郑氏洗脸净手漱了口,这才送了一碗粟米粥和两碟凉拌青菜来:“太太,您这会儿不敢吃油腻过厚之物,也不能吃得太咸了,只能保持饮食清淡的。”

其实,病着的人,大都不爱吃油腻之物,这种清香软糯的米粥,搭配着小凉菜,反而让人更有胃口。是以,郑氏半点儿不犹豫地就应了下来,拿了大迎枕靠坐在床头,由着江夏一勺一勺地喂她把饭吃了。

等她伺候着郑氏吃罢米粥,又服了药,也是一个时辰之后,耳听的隐隐有梆子声传进来,却是四更了。

徐襄事务繁忙,没有告假,一大早还要去上朝上衙门。

江夏看着郑氏躺好,闭上眼睛,渐渐气息匀长了,就推了推徐襄,提醒他去歇息:“你早上还要上朝,且去睡吧,我在这里守着。”

徐襄看看郑氏床前低垂的帐子,低声道:“你也经不得打熬,这样,你随我一起去西屋睡,让人守着,有什么事儿及时唤我们过来……”

江夏其实很确定,郑氏服用的药力有安定成分,这一觉睡着了,不到小半晌午醒不了。只不过,她实在怕了郑氏搞事情,索性不离开,就在这里守着了。

她推了推徐襄:“你去吧,我在这边的暖榻上也能歇一歇。再说,等天亮了,有舅太太和表姑娘们过来守着,我还能回去补一觉的,累不着我的,你且放心吧!”

☆、855。第855章 葱姜汤

江夏将徐襄撵到西屋里去歇息,她自己带着连翘,留下了郑氏身边的田氏,与她一起守着。

郑氏最开始还是装睡,等她听到儿子真的去歇着了,江氏也真的留下来伺候着,她撇撇嘴,药力上涌,随即昏昏睡去。

江夏过来查看一遍,确定郑氏已经睡沉了,她就带着田氏和连翘走到耳房的暖阁里去。

这边同样铺了地龙,暖阁下边的小火炕就是烧地龙的灶头所在,地龙日夜的烧着,暖阁里就整天暖和的如春天一般。

江夏走进来,就将身上的大衣裳除了去,只穿着着墨绿色撒脚丝绢裤,穿着一件枫叶黄的斜襟系带丝棉袄子,缩了脚上炕,连翘跟着拿了一条薄被替她盖在腿上。

田氏觑着郑氏这光景,虽说耗心费神的,奈何老了,身子骨撑不住,还不知什么时候就撒手去了,靠不住。能有机会跟二奶奶套近乎,她自然不会放过。

忙不迭的搬了一张小炕几子上来,又手脚麻利地去沏了热茶,备了点心干果之类的端上来。

江夏被人从暖和的被窝里挖出来,大半夜地在顶着刺骨寒冷跑了一趟,刚刚紧张着,一直提着一口气,这会儿彻底放松下来,人也窝到暖和和的炕上,才觉得一股寒气从骨子里渗出来,竟微微地有些寒颤起来。

她捧紧了手中的茶杯,又抬头吩咐连翘:“你去厨下跑一趟,浓浓地熬一碗葱姜汤送上来。”

连翘答应着就要去。江夏喊住她,“你披上我的斗篷去!”

连翘也不矫情,答应着出去,却没去拿江夏的斗篷,只拿了自己的灰鼠皮大褂子穿了,拿羊毛围巾子将头脸脖子严严实实裹了,从门前拿了灯笼,匆匆往厨房去了。

夫人向来谨慎,她既然要葱姜汤,必定是觉得不好……她可不敢耽搁了,得尽快要了葱姜汤来给夫人驱寒才行。

江夏这边一杯热茶喝下去,虽然觉得心里还有些寒气,终究止了寒颤。

田氏看她脸色缓过来,心下也略略放松了些,就一边替江夏续杯,一边笑着询问:“夫人刚刚说的可是葱姜汤?恕奴婢好(hao四声,爱好热衷)事儿,奴婢只是听过姜汤驱寒,却还不知道有葱姜汤一说?夫人医术精绝,莫非是什么独门秘方么?”

江夏失笑摇头:“不是秘方,更谈不上独门,江淮那边好多人家都在沿用的,祛风寒比单纯的姜汤更有效。驱寒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发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