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 (第1/4页)

日头西沉,天近黄昏,江夏才催促着孩子们往回赶,堪堪踏着关城门的最后时辰进了城。

这么晚了,江夏还有事没交代,就直接带着孩子们往自家府上去。就在前院里让孩子们简单梳洗一下,几张方桌拼成一条长桌,孩子们围坐了,江夏坐在上首,一边吃饭,一边交待:“今儿麦田里什么样,你们都看见了,回去每个人写一份麦田勘察报告……再想一想,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改善?”

江夏上课,徐襄亲见的时候很少。今日因为江夏带着孩子们回来用饭,他才有机会‘旁听’。当然,他没让人通报,就从侧门进来,隔着一道落地罩,坐在侧间里静静听着。

听到妻子后边一个问题,徐襄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

因为江夏又紧跟着说了:“我不想听大道理,也不要你们掉书袋,抄什么圣人言……你们就把那些田地当成自己,想一想若是自己辛苦耕耘播种的庄稼遇到这种状况,该怎么办。”

徐襄松了一口气,自失地摇头笑了:他也是一时糊涂白担心了,妻子向来不喜掺乎朝政,却处处谨慎小心的,又怎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招祸?!

☆、1083。第1083章 长孙江申思

太子和上书房的孩子们去城外看麦田长势的事情,当天晚上就被大兴帝知道了。

看他沉吟不语,眉头紧皱着,年丰斟酌着小心建议道:“要不要老奴去将太子爷请过来,皇上亲自问问太子?”

大兴帝看他一眼,摇摇头道:“罢了。且让他自己琢磨去。”

隔一天下午又是江夏的课程,然后紧接着就是休沐日。

江夏却在这一天一大早进了宫,向皇上申请,带太子和孩子们出城看农时稼穑,要在城外庄子上住一晚,休沐日傍晚回城。

大兴帝本来就挺有兴致,不过,之前寻思着,江太保能想起让孩子们去农田,看麦田长势,看稼穑丰欠,已经是极好的了……如今看江夏的样子,这是打算教孩子们看得更多,想的更深了?

他满心兴味,半点儿迟疑没有,立刻就答应了:“朕这就下旨,上午课程结束,爱卿即可带那群小子们出城了!”

江夏躬身道:“多谢皇上,臣告退!”

还真让大兴帝说着了,江夏匆匆离开皇宫后,立刻就回府做了准备,然后吩咐了几个人去庄子上打前站,打发人去给徐襄传话;她自己换了衣裳,带了曦儿、长乐和韶娘一起乘车出门,径直往宫门口等着上书房的孩子们去了。

这一次时间充裕,江夏带着孩子们走的也远了许多。一下午边走边看,一路走出去近三十里,当晚就赶到了江夏得的皇庄上投宿。

一下午在麦田里奔波,孩子们都累得不轻,即便体力最好的淘小子,到了庄子上也闹腾不动了。江夏让人驱赶着一群孩子,去客房里。那边早就让人烧好了热水,给孩子们每个人都冲了个热水澡,一个个才觉得自己缓过一些来。

大厨房里烙了金黄色的麦饼,庄子上养的走地鸡炖蘑菇,笨鸡蛋炒河蚌,还有鲜美至极的虾籽面和河蚌汤,都用大盆盛着端上来,往桌子上一摆,每个人面前就一只碗一只盘子,想吃什么菜自己盛,想喝什么汤自己舀……这些东西,平常或许根本入不了孩子们的眼。平日里,任哪一个身边不是小厮丫头婆子地伺候着,众星捧月般。今儿简简单单的饭菜,还要全部自己动手,却吃得格外起劲儿,一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厚厚的一大摞麦饼还有几大盆菜、汤,还不到一刻钟功夫,就吃了个精光。

等孩子们放下碗筷,抚着吃撑的肚子互相看看,终于忍不住笑起来。原来,抢着吃的饭菜才是最香的!

略事歇息,江夏就带着孩子们在庄子前头的场院里点了篝火,烧着她让人采回来的麦穗儿、早地瓜等东西,一边讨论起对麦田状况的思索,再深点的还有改进方法、应对措施……

江夏说的不多,更多是的鼓励发动孩子们来认真思索、踊跃发言,她让人在旁边认真做着记录,将孩子们说的话记录下来,根据各人的特点,基本能够分成几派:以太子为首的一派提出减免税负,以减轻荒年百姓的负担;阁老王元长孙为首的几个孩子则提出来,改善修建水利设施,增加水浇地面积;朗哥儿和长安带着几个孩子却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建议,那就是缩减非水浇地的冬麦种植面积。没有水浇条件的田亩种玉米和冬白菜、冬菜等。

基本确定了各人的观点后,江夏将孩子们按照观点不同分了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回去琢磨,对于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