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说起来,小鱼儿还叫姜老太太一声表姑,加上两家如今议亲,自然格外亲近起来。

寒暄过后,又有客人陆续到了。

晌午,就在西院里布置了接风宴,老少亲疏分了三桌,老夫人们一桌,夫人太太们一桌,奶奶和姑娘们又是一桌。

西院的大厅里左右都用的可拆卸的折屏,抬下去,就露出一个不大的小戏台子,四喜楼的说书先儿早就候着了,点了故事之后,就绘声绘色地说起来。

听了先生说书,又行了一回酒令、玩了一回击鼓传花,一顿接风宴直到未时末刻方散。

也有男客们上门,徐襄带着朗哥儿迅哥儿,还有瑞林瑞震在前头接待招呼,等女客们尽兴了,这才一起告辞离去。

等客人们都辞了去,江夏询问过姜老夫人,才转回正院去。徐襄已经早一步回来了,正在窗前的暖榻上看书。听到动静抬头看过来,却见妻子面染桃花,目光如水,明显带了些熏染。

☆、1102。第1102章 做媒和添弟弟

姜老太太和郑夫人到京之后,只隔了两日,梁皇后就打发了个内监过来,召两人进宫觐见。

等两人从宫里回来,竟带回一个好消息,梁皇后主动提出让靖南王和王妃替瑞霆和长乐做媒。还赏了一对玉如意,上好的和阗羊脂玉。

郑夫人有些受宠若惊,姜老太太倒还算镇定,回到徐家见了江夏,姜老太太仍旧谈笑风生,一脸平静,只吩咐郑氏:“你去收拾几样表礼……虽说是娘娘关怀,可也不能真等着人家主动登门,明儿还是要去靖南王府一趟,诚心地请一请才好!”

看婆母这般镇定,郑夫人也略略安心了些,答应着下去准备表礼。

看郑氏出去了,姜老太太这才回头看向江夏,未开口,先忍不住吐出一声叹息来:“唉,就想着给瑞霆寻个好媳妇儿,能与他相互扶持爱护地过日子……却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江夏伸手握了将老太太的手,抚摸着她的手背,微笑道:“夏娘之前还琢磨着,请谁来做这个大媒最好,没想到娘娘替咱们想得周到。靖南王,论年纪论资历人气,可不正是朝中一等一的么。咱们能请了靖南王去提亲,公主府那边也没话说了!”

听她这么一说,姜氏脸上的叹息淡了些,凝视着江夏片刻,终于又展开一片笑来:“嗯,嗯,咱们就是去公主府求亲的。”

就是求亲而已,也不会就塌了天去!

虽说,毛阔成如今镇守川陕,却远离京城,对朝中之势影响不大,似乎没什么值得皇后娘娘和靖南王府费心拉拢的。更别说瑞雷和瑞霆哥俩,瑞雷从军不过是个从五品,瑞霆得了武状元,最多也就是授个五品武威将军,同样不值得费心……

“哈哈,到时我老婆子多心了!”

姜老太太还是给自己留了几分颜面,没说他们家没什么值得人家拉拢的!

江夏笑着道:“毛家自来都是忠君之臣,皇上看重的,也是毛家的一片忠心!”

毛家忠的是皇上,至于皇位上坐的是哪个,与毛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话听着有些绕,但姜老太太显然听明白了。

她脸上的笑容放松起来,反握住江夏的手,连连点头道:“就是这话。我老婆子空活了几十年,倒不如你看的明白。”

“舅婆就笑话我吧,这话我可担不起!”

两个人笑容放松着,转眼看见郑氏挑帘子进来,于是默契地转了话题,说起瑞霆和长乐的婚事来。

姜老太太说,她来之前就看过黄历了,虽然她盼着瑞霆成亲,但长乐毕竟年纪小。

“……先将婚事议定了,等长乐及笄礼后,再过六礼……到时候跟福宁公主商议着,若是她舍不得,再让瑞霆等上一年,等长乐满了十六岁,再迎娶也行!”

“就知道舅婆是个宽厚的。”江夏笑着赞叹,让姜老太太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菊花。

看着她们两个这般说笑从容,郑氏心中最后的一抹忧虑也搁下了,陪着笑,让人把礼单子拿上来,让姜氏和江夏替她参详起来。

既然是梁皇后主动提议,靖南王府那边自然是一说就通的。

姜老太太亲自带了郑氏登门,恳请靖南王做媒。王妃都没去给王爷说,就一口应承了下来。

媒人一般需请两人,靖南王是一个,徐襄就主动请缨,做了另一人。

入阁近十年,经过四代帝王之后,已过而立的徐襄,朝中已无人再敢小觑。与靖南王站在一处,处处以晚辈自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