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华贵妃只觉心寒、荒唐、可笑,忍无可忍之下,抬手打了太子一个耳光。

清脆的响声在室内回荡,太子捂着脸站起来,看着华贵妃笑了:“母妃,您别这样,谁没有一死呢,可总要死的有价值不是?现在父皇虽然恼怒,可时日久了,父皇那个人容易心软,一看到儿子想起亲口赐死了您,说不准对儿子还多几分怜惜呢。”

华贵妃圆睁着眼,像是头一次认识太子,指着他冷笑:“好,真好,我没想到熬心熬力二十多载,最后养出一个这样的好儿子来!”

太子拨开华贵妃的手:“母妃,您别这样说,儿子也是为了大家都好。您想想外祖母,想想沐恩伯府吧。”

说到这里,太子上前一步,凑在华贵妃耳边,声如蚊呐:“对吧,姑母。”

华贵妃猛然后退,死死盯着太子良久,颓然道:“太子,你走吧。”

太子跪了下来:“那儿子就告退了,母妃慢走。”

随着太子身影渐渐消失在门口,泪水模糊了华贵妃双眼,后悔、痛恨、不甘,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是啊,一切都为了沐恩伯府。

那她呢?她算什么呢?

太子步履沉重走出去,见到停留在台阶上的朱洪喜,脚步一顿。

“太子看过贵妃娘娘了?”

太子缓缓点头,眼圈发红:“本宫都知道了,还望朱公公能让贵妃走得体面些。”

见太子远去了,朱洪喜对几个内侍使了个眼色,几人一起进去。

推开房门,就见华贵妃悬于梁上摇晃着,一只金丝红缎软底绣鞋静悄悄落在纤尘不染的地毯上。

第466章 民间谣言

朱洪喜等人退至一旁,安安静静等着,直到约莫一盏茶的工夫过去,悬于梁上的华贵妃连摇晃都不再有,这才走上前去,把人小心翼翼放下来。

朱洪喜示意两名内侍上前探查。

其中一名内侍探了探华贵妃鼻息,对朱洪喜道:“贵妃娘娘归天了。”

朱洪喜长叹一声:“你们守着贵妃娘娘,我去禀告皇上。”

长春宫静悄悄的,树上知了叫得越发恼人,朱洪喜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匆匆往外走,路过那片光秃秃早已被铲除干净的夹竹桃所在,脚步不由一顿,紧跟着又是一声长叹。

今日他奉皇上之命赐死华贵妃,来日太子继位,岂会放过他!

虽说他活了一把年纪,好日子享受了不少,可谁嫌命长呢,就跟没人嫌钱少一个道理。

朱洪喜眯着眼抬头望天。

咳咳,要是有机会,就偷偷踩一脚,万一能把太子踩下去就好了,想必慈宁宫那位也是乐见其成。

太子离开了长春宫,想了想,直奔乾清宫去见昌庆帝。

“皇上,太子殿下正在殿外台阶下跪着。”内侍进来禀告昌庆帝。

昌庆帝赐死华贵妃虽然解恨,心情却不怎么样。

那个女人毕竟是太子的生母,跟了他二十多年。这么多年哪怕是养一条狗都有感情了,何况是曾经宠爱过的女人。

听闻太子来了。昌庆帝头疼之余隐隐松了一口气,开口道:“传太子进来。”

不多时,太子出现在昌庆帝面前。一见面就跪了下来。

昌庆帝问:“见过你母妃了?”

太子浑身一颤,伏地道:“见过了,儿臣有罪。”

昌庆帝挑眉:“太子何罪之有?”

太子垂首道:“儿臣已经听母妃说了原委,不敢求父皇饶恕母妃,只求父皇赐罪儿臣,减轻母妃的罪过。”

太子此举让昌庆帝意外之余多了些宽慰,叹道:“太子。你既然知道你母妃犯了大错,当知道朕不可能不处置。你有这个心是好的。但你除了是你母妃的儿子,还是一国储君,替母担罪这种话不必再说了。对外,你母妃只是病重而亡。朕会以贵妃之礼厚葬她,你亦好自为之吧。”

太子心中一喜。

果然,父皇还是顾及他的脸面的。

“可是儿臣实在不忍心看母妃就这么去了。父皇,您还是把儿臣一并处罚吧,只要能饶过母妃性命,怎么责罚儿臣都行。”

太子摆出一副大孝子的模样替华贵妃求情,朱洪喜匆匆进来:“皇上,贵妃娘娘已经归天了。”

“什么!”太子颓然跌坐在地上,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喃喃道,“怎么会,我明明告诉母妃。让她无论如何等我见过父皇再说的,母妃怎么会这么快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