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地暂且不要卖,毕竟这是最大的资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去动它,总会有更合适的路子。”青竹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蔡氏拆了几件夏临以前的旧衣裳,量好了尺寸,打算给夏成做两件棉袍子。也该给青梅裁两件衣裳,老是穿自己以前的东西,可毕竟是些不入时的衣裳,又隔了一代人,也破旧不少,很该给青梅做点新衣服。

翌日,村里的冯媒婆找上门来了。蔡氏一怔,几时的风将她吹了来。青兰拉着青梅的说笑说道:“大姐,媒婆都上门了,看来是给你做媒来着。也不知说的哪户人家。”

青梅红着脸说:“你懂得什么。”

青竹在一旁握嘴笑道:“我也想看看未来的姐夫是个怎样的人。走吧,大姐,我们上前面瞧瞧去,看她们说的什么,是不是我们认识的人家。”

青梅哪里好意思呢,被两个妹妹这么一捉弄,早就红透了脸。

青竹瞧出几分意思来,便拉了青兰和青梅道:“大姐害羞不愿去,我们当妹妹的帮你探下虚实,也好让大姐有个底。”

青梅红着脸也没说什么。

青竹姐妹俩蹑手蹑脚的来到堂屋前,里面的说话声听得清清楚楚。

家里没有备什么招待客人的好茶叶,蔡氏只好给冯媒婆倒了杯泡的野菊花茶。冯媒婆打量了下夏家的屋子,心想这家人果然男人死了,就变得一穷二白了。好在闺女养得多,若是几个儿子的话,只怕连媳妇也娶不起。

蔡氏知道冯媒婆的来意,迎着笑脸说:“不知冯大姐来家,有何事吩咐呢?”

冯媒婆低头拨弄着左手食指上那只亮锃锃的银戒指,笑说道:“当然是有好事要说给夏家娘子。我冯媒婆的名号几个村子都是知道的,也不知凑成了多少对的夫妻。今天来也正是为了做媒这件事。”

蔡氏脸上的神情倒有几分镇静,又含笑说道:“只是我两个女儿都还小呢。”

冯媒婆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都说夏家的娘子可怜,青春丧偶,还要拉扯几个孩子。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实在不容易。好在你们家几个女孩子都还不错。二女儿虽然去了榔头村给做童养媳,可那项家的日子也还过得。你们家大闺女今年也不小了吧,我见她手脚勤快,还真是一把好手。真难为了她。”

蔡氏见说到了点上,自是谦虚道:“没爹的孩子,不都这样么。好在他们还算听话,也不用太操心。”

冯媒婆笑吟吟的看着蔡氏:“可不是呢。我就觉得你们家大闺女好,这不,有人瞧上了你们家大闺女,托了我冯媒婆来说媒,只看夏家娘子愿不愿意。”

且说里面说得热闹,在外面偷听的青竹、青兰两人都竖起了耳朵,做为妹妹,她们都想知道说的是哪户人家给大姐。

青竹正贴在墙根听,青兰心里急切,无意中撞了青竹一下,便将青竹撞进了门槛,自己也跌了进去。

屋里正在交谈的蔡氏和冯媒婆一惊,蔡氏看了看两个冒失的女儿,皱了皱眉,忙向青竹使眼色:“你们这是干嘛,快出去。没看见这里有事嘛。小孩子家家的别来捣乱。”

青竹笑了笑,拉了青兰就要走。青兰还想说什么,却被青竹堵住了嘴,将她拖出去了。

出来后青兰抱怨道:“二姐这是做什么,难道你不想知道?”

青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我们在跟前她们是不会讲的。”

正文 第七十一章偏不凑巧

这里冯媒婆继续和蔡氏说着话。

冯媒婆的脸上的肉笑得都在跟着颤抖,乐滋滋的向蔡氏道来:“哎,说来都是一个村的,就是住在那山坳大十字路的胡老爹家。”

“胡老爹?”蔡氏当然认识,同在一个村里,不过却从没和那家人打过交道,要说家业,好像有几间大瓦房。不过他们家就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难道他们肯……

冯媒婆继续说道:“夏家娘子知道吧,他们家的儿子今年十八了,这不还没说媳妇么。前些天,胡老爹的娘子找到我家,说是看中了你们家的大闺女,特意托了我来帮忙说媒。”

蔡氏点头:“原来是他们家。他们家那个儿子叫什么来着?”

冯媒婆笑道:“好像叫胡阿大,夏家娘子也应该知道他们家阿大生得魁梧壮实,庄稼上也是一把好手呢。人老实,又勤快。那山上不是种着一亩多的果树么,都是他们家的产业。要说过日子也过得,吃自然是不愁的。”

蔡氏埋头想了一会子,才又含笑的对冯媒婆说:“我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