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永柱道:“我现在是个没用的废人了,以后还得靠你们小辈来支撑着这个家,项家这一支不能就这么倒了。”

闹了半夜才渐渐的安静下来,白氏让明霞和青竹挤一床,明春两口子住以前的屋子。明霞倒没说什么,早早的就上床睡觉,倒也不给青竹添麻烦。

青竹忙碌完家里家外的事,冲了凉,一身疲惫的躺下了。白天的事又在脑中飞快的过了一遍,心想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永柱是个庄稼上的好手,力气也大,这突刺刺的说干不了了了,田里的那些事以后谁来管。少东一心在外面,满脑子想的是买卖的事,莫非还得靠白氏和她来经营起十几亩的田地么,她可没那个能耐。可这一家子要吃喝,总得想个门路才是。

青竹躺在床上想了一阵子,又听见明霞已经传出了呼噜声,看来已经睡得很沉了。夜深如墨,青竹想,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坎。便探身将桌上的油灯吹灭了,准备睡觉。

ps: 端午佳节,祝各位书友们节日快乐,全家幸福。请多多支持郁桢,支持正版。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家书

因为永柱受了伤,难以下地,家里也没人能背动他,所以少东一连数日在家照顾父亲起居,倒也没有怨言。

永柱比起以前更加沉默寡言了,脾气也不大好。经常对着家里人吵吵嚷嚷的,家里人体谅他是个病人倒也不和他计较。

瓦窑上那边原本不想赔偿来着,少东也带了些人闹了好几次,后来主事的为了息事宁人,也为了留住别的帮工们,不得不先结了永柱的工钱,又给了十两银子做赔偿。

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才给十两的赔偿,这些天就请医用药也花了不少钱,青竹有些气愤不过,她也想过要找上门去要的,但窑上的那些人根本不将她放在眼里。心想难道项家就这么算了吗?

白氏说永柱这里受了伤,出了那么多的血,伤了元气,让青竹每日做些滋补的汤羹给永柱补身子。青竹倒也无怨无悔,家里只剩下了四只鸡,白氏又去买了些鸡鸭棒子骨来让青竹熬汤。

过了几日,蔡氏提了两只鸡来和青兰一道来了。蔡氏见了白氏不免说道:“亲家公好好的一个人,怎么遇上这样的事呢,我在家听说了这事,倒惊了一跳,可把人给吓坏了。”

白氏的态度依旧和平时一样,有些冷漠,淡淡的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合该我们项家倒霉,摊上了这档子事。劳你走一趟,有这个心意我们也领了。”再没别的话。

蔡氏又去青竹屋里和她说话。

青竹便说:“这大热的天,难为你们赶来,略坐坐我去给你们熬点消暑的茶来。”这里便到厨下烧了水,取了鲜嫩的桑叶,加了白菊花煮了桑菊茶。一并捧了去。

蔡氏见青竹忙来忙去,欣慰道:“你在这里两年了,看来也适应了这里。不像刚来的那阵子又哭又闹的,到底是大了。”

青竹坐在床沿上,又让青兰吃西瓜,和蔡氏说道:“娘才去那边屋里了,大伯娘和你说什么来着?”

蔡氏垂眉道:“她能和我有什么好说的,倒和往常一样拉着脸,你这个婆婆我算是亲近不了,也没什么好沟通的。对了,你大姐的事已经定下来了,谢家说等播了麦子。就修房子。”

青竹一听,心想是件好事,不由得想起青梅的心事来。心里觉得发酸,但见蔡氏一脸喜气洋洋的样子也不好多嘴,只是问谢家出多少钱。

蔡氏道:“说是要修三间大瓦房,这人工、瓦、石头、都要钱。算下来也得好几十两银子。我的意思是冬天家房子修好了,正月里就让他们完婚。也了却我一件心事。”

青竹听说倒也没别的话,青兰在跟前道:“二姐,娘说等大姐成了亲,就让我住大姐现在的那间屋子,那么大的一间就我自个儿住。”

青竹笑道:“我们三妹是高兴坏了吧,你一人睡觉不害怕吗?”

青兰乐滋滋的答道:“我有什么好怕的。”

蔡氏又和青竹道:“原想着这边安生。哪里料到出了这档子事。我还说修房子怕钱不够,想要过来借上一点,看来是没指望了。”

青竹冷笑着说:“娘是个糊涂人。别说大伯受了伤用了许多钱,就是没受伤,人好好的,那白姓妇人愿意拿钱出来帮衬着咱家?靠人不如靠己,依我看家里也要干个营生才好。娘喂了些鸡。如今有多大呢?”

蔡氏说:“多大呢,还不足一斤呢。端午回去的时候你又不是没看见。还指望着卖了它们给你们大姐办婚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