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赵泽书闻言心头一跳,就已有了些不好的预感,猛然抬起了头却发现静娴的目光竟也满含深意的落在了自己脸上,一时间便更是惶惶,直觉着今日自个恐有不测,但又只得强自劝慰自己冷静,之前没收着丁点消息,或许应无大碍。

但显然赵泽书的自我安慰没什么大用,因为坛上静娴依然在看着他,口气却越发严肃冷峻:“当日先帝驾崩,本宫便觉使出蹊跷,无奈彼时不过是一久居深宫的无知妇孺,无能查明真相,多方权衡之下,却也只是与陈大学士商议,虽事不明,但我大赵却决不可交到有大逆弑君弑父之嫌的皇子手上,这才舍长立幼,以观后效。

此言一出,台下的群臣便皆是倒吸了一口气,满心震撼,先帝之死乃当初大皇子所为的传闻在盛京流传多年前便有,已不是一日两日了,在场的诸位大臣虽多少都有耳闻,但那到底也只是私下流言,上不得台面,甚至都不得诉诸人前。

但这流言一旦经静娴之口在如此隆重的场合里说出来,意义瞬间便完全不同,几个心思灵便的,偷偷觑向逸王的眼神便已经满是同情叹息,只觉着成王败寇,虽不知道这话当不当得真,但今日逸王就算是死了,这弑父的脏水怕也只得背到冥府去了。

赵泽书面色难看,几步从队伍中迈出,抬头看着静娴,语气激愤:“太后此言究竟何意?”

静娴面色幽幽:“本宫原以为,这番话的意思,逸王是再清楚不过的。”

赵泽书咬紧牙关,不再理会静娴,撩起长袍跪倒了赵泽骏面前的台下,目光真挚:“圣上,臣虽不孝,却自幼得父皇教导,对父皇一心孺慕,当日父皇驾崩,臣只恨不得……”

赵泽书说着语带哽咽,似悲怆的已说不话了般,眼里含着闪闪泪光,台上的赵泽骏在旁像是听懂了些,又似乎还是有些迷惑,但近些日子逸王趁着为他修建兽苑之机蓄意投之以好,倒也让他觉着自己这哥哥还算不错,因此便也站了出来,说的霸气:“到底如何王兄尽管说出来,是何人害你,朕自会诛他九族!”

逸王满面感激,又膝行着更靠前了几步,抬起了头:“多谢圣上!父皇之事,确实与臣无关,却不知为何,有人定要蓄意陷害,还请圣上为臣做主!”

赵泽骏顺着自己大哥的目光看向了静娴,他身为一国之君虽然向来嚣张的很,但对着这位总能教训他的太后还是有几分忌惮,因此犹豫了一阵,竟也收敛着说道:“太后,王兄他……”

“圣上年幼,恐为歹人以兄弟之情所欺!”不待赵泽骏说完,静娴便干脆利落的打断了他,说罢也不等他反应过来,就目光示意在台下的福全将人带来,接着说道:“是非曲直,本宫今日自会分辨个清楚!”

这般半刻钟功夫过后,早有准备的福全便带着另一位发间已有些花白,与以往比起苍老的不敢相认的魏九行到了众人面前,对着静娴、赵泽骏,与众位大臣行了礼,接着自报家门。

对这位曾经是天子身边最亲近人的总管大太监,群臣心中多都还有印象,确认了身份后,从前在赵尚衍刚死后便在陈大学士面前撒了谎的魏九行自不用说,在福全的劝解威胁下,已是亲眼看见了一般将赵泽书弑君的情形说得清清楚楚,几乎只差信誓旦旦指天起誓了。

“一派胡言!”赵泽书猛然站起,几乎强忍着才没有上前将魏九行踢倒在地,面目狰狞指着他喝问道:“若当真如此,这般大事,你又怎会今日才说!”

魏九行趴伏在地,畏缩的退着,不敢直视,唯唯诺诺。

“有您这般威势,他一失势的内监,若非有本宫相保,又怎么敢说”静娴面色淡然,说到这时天坛远处便也传来了一阵阵甲盔战靴整齐跑动的声响,之后越逼越近,响的震人心弦。

静娴毫不意外的抬头看去,等了片刻,声响停在了大门入口,只进来了几十个一身戎装的禁卫军士,为首的正是护国将军黄宏,落后一步则跟着清桦,怀中带着一似是匆匆扎就,很是松散的包裹。

行礼过后,黄宏起身说的铿锵有力:“禀太后,逸王府已查抄清楚,府内仆从家眷皆压入了刑部待判,还抄出了些大逆之物,臣等不敢擅专,特带来请太后过目。”

一旁的清桦也面目严肃,上前几步到了众人都能看见的空地,解开了怀中包裹仍在地上,顿时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

打开后,赫然入目的便是一明黄耀眼的黄袍,细看一旁则像是玉玺,玉玺下还压了一摞不薄的信件,这些放在一起,任谁一看,怕也知道不会是普通的书信往来。

赵泽书看着这已无话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