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不收,先前一千两加上如今的三千两,一共四千两的银子,这么大的人情她还不知道怎么还呢,怎么肯再收田黄石。

“既是如此,侄女就先将这石头收起来,六婶若有用时,只管让人捎信来。”

“婶子还能跟你们母女外道不成。”梅氏笑道,“我依稀记得,亲家公的寿辰是在国孝里,如今出了国孝,可是要补上一席?到时候不要忘了我就是了。”

“我还未曾听我兄长提起,并不知情。”杨氏摇了摇头,现在想想杨家,杨氏多少有些伤心。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常嫂子跑了进来,“二奶奶!二奶奶!杨家来人了,说是……”

杨氏站了起来,为人子女的父母年纪大了,怕得就是……

“说是杨老太太昨个半夜说心口疼,虽请了大夫救治,可还是……”

杨氏听到这里,只觉得膝盖发软脑袋发晕,等到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扶着坐回了椅子上,见常嫂子在扶着她,连忙抓了常嫂子的手,“你刚才说什么?”

“杨家派人……报丧来了。”

许樱握着母亲的手,坐在往杨家去的马车里,杨氏经了大喜大悲,除了流泪再说不出什么了,许元辉还记得疼爱自己的外祖父母,也是坐在一旁抹眼泪,只有许樱心里虽难过,却是一滴泪都流不出来。

外祖母去了,外祖父与外祖母年少时虽分隔两地,老了之后却是寸步未离,老雁失伴,更是难捱,许樱深吸了一口气,掀开了马车窗帘,瞧向外面,去外祖家这条路景色依旧,却不知还能再走几回。

杨氏是杨家的姑奶奶,她回来奔丧,管家自是远远的就迎了出来,将许家的男宾迎到前厅之后,又亲自将杨氏和许家的女眷送到了二门,这回守在二门的是陆氏了,她身上披着重孝,眼睛又红又肿,看见杨氏就哭了,“妹妹,你回来晚了……”

杨氏握着她的手,也是一阵的低泣,许家的女眷也跟着抹了会儿眼泪,“我爹在哪里?”

“公公听说婆婆去了,当场便厥了过去,大爷将他背到了书房,已然请了大夫诊治。”

杨氏辞了许家众女眷,带着许樱和许元辉由陆氏陪着到了外书房,杨纯孝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守在外面,看见了杨氏也是忍不住掉泪。

许樱见杨国良别过脸不看她,心中暗暗冷笑,也不肯多瞧他一眼,夫妻缘份不成,他们好歹是表兄妹,可瞧着杨国良这样子,竟是连表兄妹都不肯与她做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我社交恐惧症挺重的,八成已经漫延到了网上,所以别嫌弃我不说话。

☆、90吊唁

哭泣、安慰、远处的各种窃窃私语;前来吊丧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表情,真正的亲人比如杨家兄妹就算是不哭神色里也带着疲惫跟伤心;那些只是为了杨家是大明府新兴的权贵人家而来吊唁的,带着某种探寻,就算是抹了几滴泪也让人觉得假。

杨氏留在了杨老爷子的书房侍疾;杨纯孝和杨纯武、杨国良兄弟几个要在灵前答谢前来吊唁的亲友。

许樱这个外孙女是没资格去跪的;只是坐在后堂花厅的一角;安静的喝自己的茶,许樱的大表姐淑云已经嫁到了京中;二表姐淑莹订了亲还没嫁人;淑云比许樱还要小,听说也订亲了。

这两人忙里忙外的,忍着悲伤招待着亲友;过了一会儿才能到许樱跟前坐一会儿,歇歇脚,“祖母去得太急了些,头天晚上还教我们两个剪窗花呢。”淑莹唇角有一颗小痣,如今抿了嘴,瞧得更清楚了。

许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想盯着那颗小痣看,好像刚才发现一样,淑莹又说了些什么,见许樱在发呆,咳了一咳,许樱这才反应过来,“我前次见外祖母的时候,也是精神健旺着呢。”

“是啊,大姐姐嫁得远,外祖母还掂记她会不会做冬衣呢。”淑云说道。

三个人又静默了一会儿,淑莹忽然说:“我还以为你要嫁回来,咱们姐妹自然能长久的在一处,外祖母总惦着你,谁知道……你许了连家,外祖母总算放了些心。”

“是我不孝。”许樱知道要说这世上最疼她最为她好的,一是杨氏,二就是外祖母了。

“这也缘份。”淑莹道,“只是大哥哥有些放不下,我娘说大哥哥书读太多,读傻了。”

许樱勉强扯了扯嘴角,淑莹和淑云又有所谓的手帕交随着父母来了,两人起身去招待。

许樱不想再在这屋里呆了,经过了订亲、退亲、再另许他人的事,知道些两家根底的人,看见她都有些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