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够了。”胡亥说着,拿起自己献上的“百寿图”说道:“就像这百寿图一般,不管他们的历史曾经多么的源远流传、文化多么的光辉灿烂,他们最终的命运,也不过是如滴水入海,成为我大秦的一部分。”

胡亥以手指摹画着“百寿图”上那个大大的“寿”字,这是秦国的文字,其他任何文字,都只能成为它的一角。

胡亥这么说着,心里想着却是上辈子,自己一个学日语的堂姐,在中日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天天在家里嘀咕“要是中日打起来怎么办?那我辛辛苦苦学了这么久的日语,岂不是变成了一门方言?”

现在既然都知道,东方六国的文字,过几年后通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变成比方言还不如,胡亥怎么可能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去学那个,一定要先给嬴政打好预防针。

“熊孩子真是……胡说什么呢,别的国家就算了,我大秦和齐国可是非常交好的。”嬴政嘴上这么说着,但嘴角藏都懒得藏的笑容,却向世人昭显了他此时的心情。

面对这个总是让自己惊喜,且又聪明又有才华,带出去还特别有面子的儿子,嬴政真是越看越喜欢。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因为胡姬青春美貌,和胡亥出生之时,方士说胡亥生肖五行与自己格外相和的事,他才会在诸子之中多看胡亥那么几眼,而接下来则是因为胡亥相貌酷似自己少时的模样,宠爱胡亥能满足自己失落的心,现在胡亥的聪明孝顺善解人意,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的事,则是让他在一味宠爱之余,更多了几分真心。

“呵呵……父王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胡亥“呵呵”一笑,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属相死鸭子,好嘴硬,“父王,下面孩儿要向您献上第二份礼物了。”

“第二份?”嬴政上下打量着胡亥,空荡荡的大衣袖,风一吹就能飞起来,不像是能藏下东西的。

嬴政又拿起锦盒,掂了掂又看了看,一脸狐疑的说道:“这盒里已经没东西了。”

“父王别找了,在这呢。”胡亥随手在桌子上点了点。

“嗯?这个……不就是你刚才送父王的吗?”嬴政拿起胡亥送给自己的“百寿图”,拿在手里左右翻看,再三确定这张“百寿图”上没有其他任何文字和图样,方才对着胡亥说道:“难道还要泡泡水或放火上烤?”

泡泡水或放火上烤?哎唷!亲爹耶,没想到你也是我国传统武侠小说的读者。泡水火烤这个涉及到化学知识,您老想学这个,等您开始迷信方士的时候,做儿子的一定会给您好好上一堂化学课,所以……现在我们先把物理课上完行吗?

“父王真会开玩笑,您刚才不都看出来了吗?不然您吃个什么惊?难道还真是被荆轲吓坏了。”胡亥浅笑着,伸出手在“百寿图”的边缘上弹了弹,笑着说道:“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寡人不知道啊,寡人要是知道,还卖什么萌装什么傻?寡人早就出来装高人了!这天底,竟然还有寡人不认识的东西。

嬴政黑着脸,垂眼翻看着手中的“百寿图”,只见整图的图身像被打了一层蜡一般,看着洁白如雪、光亮润滑、摸上去平滑整齐、均匀细致,嬴政自负阅尽天下宝物,却看不出这“百寿图”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在“百寿图”的图身上,又覆着另一层奇怪的东西,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最主要的是,这种东西拥有很强的吸水性和沁水性。

当嬴政第一眼看到胡亥写在上面的字时,他就震住了。胡亥的字,嬴政当然认识,虽然这副“百寿图”已经是胡亥的超水平发挥,但看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工整,让嬴政感到震惊的另一样东西——胡亥的字,竟然有了非常丰富的墨韵变化,墨韵清晰、层次分明,是每天要给大秦第一书法家李斯和大秦第二书法家赵高批作业的嬴政从未见到过的。

最主要的是,它轻巧灵便易携带,如果每天的奏折都用这个,而不是用竹简,估计自己就不用批一百二十斤那么多了。虽然从实质上来说,奏折的数量一点也没减少,但视觉上会好很多,至少没那么看着揪心。

见嬴政一直拿着“百寿图”,低头沉默不语,胡亥好心的揭晓答案道:“这个叫做纸。”

“不可能!”嬴政果然打断胡亥的话,“寡人见过纸,不是这样的。那种纸虽然也能够像这样书写,但是纸质却很硬很黄,没有这么柔软雪白。”

“您见过的那不是羊皮纸,就是牛皮纸,当然和这个不同啦。”胡亥以手指飞快在“百寿图”上写字的地方一指,“准确来说,这张图孩儿用了两种纸。这种柔软可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