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到这点,至少寡人不用担心自己死了,胡亥把寡人留给他的家业败了。

“不过……”胡亥的一个“不过”,让嬴政瞬间提起了精神,他觉得下面一定会神转折,“我大秦出版的《日书》和六国出版的《日书》自然是略有不同的。”

“何处不同?”嬴政继续追问道。

“《日书》里不是有很多禁忌知识吗?我们也可以在《日书》里加入《秦法》的知识,在《日书》中填加一个叫‘每日秦法小常识’之类的小版块,每一日都在最后加上一条秦法,三百六十五日就是三百六十五条秦法。”胡亥笑咪咪的说着,他这一招还是跟后世的出版商学的,后世不但很多日历里会加上“生活百科知识”或者“小笑话”这样的东西,甚至连街上免费附送的人流广告杂志,也会有这方面的内容。后世有不少人,之所以会接免费派送的人流广告杂志,其实就是为了看里面的笑话和生活百科。

“六国之人,对我大秦抵触甚深,让他们主动掏钱买一本《秦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他们看见一本又便宜又方便,实用价值特别高的《日书》时,纵然发现这书上还印着秦法,在省事省钱怕麻烦等理由的驱动下,也会捏着鼻子把书买回去,心里无非想的是……大不了我不看就是了。可是买回去,又哪能不看呢?日日翻天天翻,总有机会会翻到,总会有人对秦法好奇,并且进行了解的。和强制推行秦法比起来,这种方法则更加温和,也更加润物细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小胡要不是主角,他简直就是一瓶旷世绿茶……他要没当上皇帝,大约司马大大就这么写他了,“胡亥,始皇十八子,善谗(谗言),诸子之中最得始皇爱之”

第68章 战败(地雷加更)

过完年,又过完嬴政的生日;六岁的嬴胡亥小朋友,成了咸阳宫小学一名光荣的小学僧。

叫小学僧也许不太合适,因为胡亥那如小和尚一样的西瓜皮造型头;终于换成了当下儿童流行的总角;扎着两个小羊角;又因为属羊;天天被几个兄长“小羊”、“小羊”的叫。

被叫上几回后,胡亥本想换个发型——比如扎个小马尾什么的,去上学上课;结果念头却在看见嬴政摸出那个镶满各色宝石、又华丽又奢侈,一看就不怎么适合男孩子用的束发金环时,瞬间就觉得总角什么的,其实也蛮萌萌哒的。

幸好的是;因为胡亥倍受嬴政宠爱;所以宫里其他孩子,就算再看胡亥不顺眼,也顶多是说几句冷言冷语而已,更出格的事情,在嬴政的绝对权威下,是没有人敢做的。

就算孩子们不懂事,小孩子的母亲们也不是傻瓜,得罪了胡亥,都不需要胡亥去找嬴政告状,赵高就能分分钟帮自家弟子报复回去。

嬴政会宠女人,但不会爱女人,更何况此一时非彼一时,此时的嬴政也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玩什么后宫政治平衡的游戏,后妃的地位就越发的低了。

于是,在种种条件之下,胡亥的小日子过得越发滋润,家长保护的好,传说中的宫斗他连根毛都没见到过,每天所烦恼的也是就是如何逃课了。

骑术、击剑、射箭这些体育课还好说,上文化课的简直是要了胡亥的小命,老师讲得老没意思了,天天学得他昏昏欲睡,真是得,他长大后又不考状元——这年头连科举都没有。

胡亥不是不爱学习,但是对于他不爱学习的课程,他就不是很喜欢了。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即掌握书本中的思想精华,学习中心思想即可,但是这年头读书可不是掌握中心思想,然后表示了什么,揭露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的学,而是要求不管什么课文都要一字一句的背诵,虽然没有像满清皇子教育那样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但也足以让胡亥脱一层皮。

这也就是,为什么胡亥读了这么多书,但和人引经据典打嘴炮的原因……本公子只知道原著讲了什么,没详细背诉原著啊。

于是,胡亥很快就成了咸阳宫花样逃课小选手。

一开始,胡亥借着《日书》上说的“今天不利出门”的理由逃课时,还会担心被嬴政找上门,但多逃了几次之后,胡亥就发现嬴政根本不在乎他逃不逃课。

略想一想,胡亥大约也明白嬴政心里的想法,精英教育下的人才扶苏一个就够了,其他儿子中人之姿即可,自己嘛……爱干嘛干嘛呗,反正《秦法》都学完了。要知道,在大秦,公务员考试唯一的考试内容就是《秦法》。

于是这样混混混,胡亥混过了王贲出征魏国,兵围大梁而城不破,最后王贲利用春汛水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