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随着张敏骤然提起的洪声喊喝,从大殿外应声走进了书名侍卫……

“将这几个该死的奴才给哀家拉出去,乱刃分尸,尸体弃于午门外,不许任何人收尸,若有人违抗哀家之命,皆以同罪连坐,满门抄斩!”张敏寒声的喝道。

侍卫们立刻冲上来,三下五除二的将那些大臣们身上厚厚的朝服扒下,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凄声含冤,架起来就向殿外走去……

万没有想到张敏竟然使用如此的雷霆手段,卫诚顿时惊呆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支持他的臣子被拉出大殿,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不由得向站在臣班中的卫义看去。

此刻卫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此的景象让他想起了当年张敏击杀卓立之时的情景,多么相似的情形,那一天也是年关……

“母后,刀下留人!”突然间,卫恒洪声开口说道。

张敏不由得微微一愣,看着卫恒。卫恒在满朝诧异的目光下走上两步,躬身对张敏说道:“母后,今日是皇兄的大行祭礼之日,实不宜杀生……”

说着,卫恒抬起头看着张敏,轻声说道:“母后,皇兄乃是一个仁德之人,他最恨杀戮,若是在今日杀生,恐有违皇兄的仁道,望母后三思。”

张敏看了一眼卫恒,虽不明白卫恒为何要求情,但也知道卫恒此举必有深意,不由得看了一眼乐清河。乐清河此刻也对卫恒这番话语颇觉奇怪,生平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惶恐。因为卫恒总是出人意料的行事,让人无法捉摸,究竟是不是……

乐清河也不由得有些迷茫了。卫恒笑了笑,那笑容显得格外残忍,沉声说道:“母后,不过此等奴才若是不好生的教训,恐将来还有他人效仿。孩儿既然决定为父皇和皇兄守孝,那太平岭上也颇为无聊,母后不妨将他们送与孩儿,让孩儿慢慢的……”说完,他嘿嘿的笑了两声。

不知为何,满朝文武听了卫恒的笑声,都觉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寒冷。乐清河的脸色又一次的柔和了,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张敏说道:“太后,臣以为万岁所说颇为正确,先皇仁德,却不宜在今天杀生。不妨就依万岁的意思,也好让百官见识一下万岁的仁德。”

张敏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恒儿,那就依你的意思,那几个奴才就赏给你,任由你来处置吧!”

“写母后!”卫恒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躬身退下。

张敏闭上眼睛,沉声喝道:“威武王!”

卫诚不由得浑身一颤,双膝不由得有些发软。他低声的回道:“儿臣在!”

“你可知罪?”张敏睁开了眼睛,眼中透出一股杀机,冷声说道,“你在威武郡胡闹,哀家可以不管。但是你今日竟敢在此闹事,实在是太过大胆。哀家若是不处置你,怎么让百官臣服?”

“儿臣知罪,请太后恕过!”卫诚知道,今日自己已然无力回天,当下颤声回道。

“嗯,你知罪就好!”张敏轻轻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那么你说哀家应该怎么处置你呢?”

卫诚默然,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一旁的卫恒刚要再次出面,突然间听到大殿之外传来一个极为清雅淡漠的声音:“太后,皇上,臣有一法,可让百官信服!”

……

第一部登基第三十一章群辅杨陵

随着那清雅淡漠的声音,一个相貌清癯的中年人步履沉稳的从殿外大步走进。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颌下长髯轻飘,两鬓斑白,举止之间颇为文雅,一副读书人的风范。但是随着他的身形,大殿中顿时笼罩了一层浓郁的肃杀之气,那冠玉般的脸庞,透出一种令人莫明的寒气。此人才一走进大殿,顿时原本有些骚乱的殿中立时安静了下来。倨傲如乐清河这样的人物也不禁脸色微微一变,露出尊敬神色。而张敏看到此人走进大殿,脸上立刻升起了淡淡的笑容,她缓缓的走上前去,向来人迎上前去……

卫恒站在一旁,神色安静的看着来人。从殿中众人的样子,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而帝国中能让乐清河如此坦直的流露尊敬之意,能让张敏起身迎接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先败闪族铁骑于古纶河畔,后又陈兵通州,驻守帝国北方大门,北地兵马司的总督,升龙帝国军机处三辅之一,群辅杨陵!

杨陵,本是一介书生,三十岁遇卫夺之后,跟随卫夺创下帝国江山,乃是名列这金殿两旁壁画中的肱骨重臣。他以一个参军身份跟随卫夺,其间奇计百出,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司徒陈星并列卫夺的两大智囊。在卫夺归天后,张敏与卫宏力排众议,硬是将他任命为北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