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1/4页)

不可不防。”

楚惠王笑道:“与其被动受越人的兵戈,不如主动出击。吴地甚沃,越国若是真的灭了吴国,寡人可不能让江淮之地落入越人之手,到时候定会东进抗越,再将间散于江淮的东夷人剿灭收服,尽夺江淮之地,到时候姊夫和姊姊若能援手相助便最好了。”

伍封心道:“看来你们真的以为齐国意属江淮,才会动此心思。”虽然他早料到会如此,却想不到楚惠王十余岁的少年,居然见识不凡,言之成理,丝毫不提齐国插手江淮的事,老练而有气魄,向楚惠王瞧去。楚惠王笑道:“这可不是寡人想出来的,都是叶公所说。”他叹了口气,又道:“寡人与叶公在鄾城见面,叶公便说其这些事,还说到时候姊夫定会相助楚国。只因这一来是给姊夫母亲的家国报仇,二来是为了齐国非如此不可。”

伍封沉吟道:“这事情或有可能,日后再说。不过越王勾践、范蠡、文种都是足智多谋的远见之士,智略兵法非同小可,大王切不可大意。如果真被楚国夺了江淮之地,越人便在楚国地域包围之中,以后这越国便要楚国独立应付。如果江淮之地归于齐国,越人便由齐楚二国共御。”他原本对吴国还有些信心,自从到吴国走了一趟,才知道吴事已经再不可为,料必灭在越国之手,明知道如此,也是无可奈何,是以语气中甚是无奈。

楚惠王大笑道:“这个寡人却不怕他。如果楚国能夺江淮之地,定是经过了一番血战,越人必定大损,再要回复过来,非六七年不可。眼下越王勾践、范蠡、文种都年老了,那时只怕早已经身死,寡人却正是年富力强之际,以我诺大楚国与越国慢慢相抗,越人怎拖得起,早晚便是楚国囊中之物。嘿,叶公所定之国策,大有道理!”

伍封暗暗佩服叶公子高的见识,点了点头,问道:“叶公提过请大王派使向在下谈及江淮之事么?”楚惠王愕然道:“姊夫怎知道这事?”

伍封叹道:“叶公不知道在下有机会与大王见面,是以请大王派使向在下说起这江淮之后事。只因叶公耽心我们齐国也有意染指江淮,便请大王预先向在下透露这事,免得日后齐楚之间为江淮之地大起干戈。”

楚惠王见被他说破,微觉不好意思,只好假扮糊涂,道:“原来叶公是这用意意,寡人可猜不出来。”钟建道:“以在下之见,其实叶公还有它意。眼下龙伯是天子亲赐的伯爵,日后吴灭,龙伯说不定会自夺江淮之地以存吴祀,或另建一国。龙伯是齐君之婿,又有大德于中山、秦国和晋国赵氏,到时候借齐兵,又有中山、秦国、赵氏之援,再向天子请一道王旨,这江淮之地未必不能夺下。大王预先说了,龙伯便不会厚着脸皮与小舅子争地。”

伍封笑道:“其实在下倒没有这么想过,在下这龙伯爵位虽实,封国却虚,天子将海上诸岛、海外之地赐给在下,在下怎能违旨夺海内之地立国?再加上寡君和田相都有意得江淮之地,在下怎能打此地的主意?这是叶公过虑了。”

楚惠王和钟建知道他一言九鼎,放下心来。

伍封道:“在下仍是齐臣,江淮并非私地,如果有一日寡君派在下引军取江淮之地,虽然在下与大王是亲属,可在下不能因私废公,只好与大王在疆场上一决。”楚月儿吃了一惊,脸上变色。

楚惠王、钟建和子宽等人也暗暗心惊,伍封叹道:“不过越国灭吴之后,必会伐齐,要不便是伐鲁、莒等泗上小国,鲁莒等国向来亲附齐国,齐越之战难免,到时候齐越交战,楚国趋越之侧,若能解齐危,寡君和田相怎好意思与楚国争地?”其实他这是故意向楚惠王暗示,如果齐越交战,楚国若能援手解危,那江淮之地齐国才有可能让给楚国,否则必会争夺此地。

楚惠王点头道:“既是如此,寡人便与姊夫击掌为誓,万一某天越国灭吴,再挟胜伐齐,寡人必会大兴楚师,助齐抗越,那江淮之地便归楚所有。反过来说,越国灭吴之后,若进军楚国,姊夫可要说服齐君,助楚破越,那江淮之地齐人得之无妨。”

伍封心中暗喜,他离齐之前与齐平公和田恒商议,故意放言要得江淮,便是为了惊动楚国,如今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道:“这约定大王与国君立还差不多,在下能有何作为?”

楚惠王笑道:“只要姊夫答应了,尽力按约誓而为之便行,成与不成,非姊夫之责。”伍封点头道:“既然大王信得过在下,我们便击掌为誓。在下便上书寡君,请寡君派使到楚,正式结盟。”二人当众击掌设誓。楚惠王道:“与其等齐使到国,不如鄙邑派一使到齐国去,寡人欲使钟大夫为使赴齐,姊夫之书大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