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 (第1/4页)

他人尽数退下去,堂下只留下小鹿、絺疵、豫让这三人陪着。

伍封小声道:“公子栩随伯昏无人隐居在阳城鬼谷,王姬还曾派人送过礼去。”智瑶大喜,道:“既然知道下落,智某明日便派人到鬼谷去,将他们接回来。”伍封摇头道:“这事不妥。智伯,公子栩与秦人之间有些恩怨,这事情不宜让人知道。伯昏无人是隐世高人,必定不肯来晋国,如此良师天下难求,智伯再从哪儿为公子栩觅到这样的师父去?何况晋国四卿之间时有争斗,万一有人借事发挥,反而多了些麻烦。”其实他还想过,晋国这风俗崇尚虚华,公子栩若到了绛都,耳嚅目染,早晚必定与其他贵介王孙打成一片,还不如静处山中,专心学艺,只是这种话易得罪晋人,是以未说出来。智瑶沉吟一阵,点头道:“龙伯言之有理。智某日后便找些理由,派人悄悄送些金帛酒粮去,待栩儿学成了本事,再接他回来。”

伍封又道:“至于令妹之事,也怪不得秦失。智伯试想,秦失生为郎中令,职责所在,自不能让令妹逃走。何况他还当着在下与王姬向秦君求情,请秦君饶过令妹,秦君当堂答应,也一致未曾加害令妹母子。可惜令妹一时想不开,竟然放火焚宫,几乎连王姬和秦君也烧死在宫中。令妹死于火难,并非被人所杀。秦失因为替令妹母子求情,反令秦宫失之一矩,秦人上下痛骂,他因此而辞太傅之职,离开秦国。如今智伯反要杀他,徒让天下惋惜,如此岂非有损智伯之名?”

智瑶沉吟道:“其实要放秦失也未尝不可,不过这人十分勇悍,被擒之后多番想逃走,手下人多少让他吃了些苦头。说不定秦失因此而对智某痛恨,既然他是龙伯的义兄,万一请龙伯为他报仇,岂非坏了龙伯与我们智氏的交情?”伍封不知道智瑶他们向秦失做了些什么,叹道:“智伯能放了义兄,他自会感激智伯的不杀之恩,怎会记仇?”智瑶摇头道:“或在智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智某身为智氏之长,自然要小心处事。”絺疵在一旁道:“小人倒有个主意,不如龙伯与我们智氏立个约誓,两家互不相害,立誓在前,放人在后,秦失自然不会迫义弟行违誓之举,我们智氏也因此安心,岂非一举两得?”

伍封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在下与智氏无怨无仇,立个互不相害的誓约也无妨。不过有一点须要说明,万一齐晋两国相争,国君有令,在下便只能先公后私。”智瑶笑道:“这是自然。这是我们智氏和伍氏两家之事,国事在先,家事在后,国有大事,智某也会如此。”

伍封点了点头,遂与智瑶击掌为誓,互不相害。誓言一立,豫让下堂去,过了好一会儿,已将秦失带上堂来。伍封一见秦失,怒气暗生,原来秦失神情委顿不堪,额上还被划了三道刀口,他身上穿着新衣,定是刚刚才穿上的,也不知道身上还有什么伤。

伍封上前扶住秦失,道:“秦兄受惊了,小弟接你回去。”秦失愕然道:“龙伯,你这是……”,伍封忙道:“小弟与智伯已经商议妥当,智伯愿意放秦兄回去。”秦失立时明白伍封的用意,暗暗感激,他挣开伍封,上前向智瑶施礼,道:“多谢智伯不杀之恩。”智伯还礼道:“这真是惭愧之极了,智某若是早知道秦兄是龙伯的义兄,决计不敢冒犯。”秦失摇头道:“小人见罪于智夫人,累得夫人惨死秦宫,小人虽然是职责所在,却对不住故主,是小人之过失。智伯擒小人多日,小人受些微末苦头,正好解了心中的愧疚之意。”智瑶大感愕然,想不到秦失竟是这么想的。怪不得伍封一心要救他,这人果然是与众不同。伍封让小鹿将秦失扶上马车,自己向智瑶等人告辞,直回府中。

回府之后,楚月儿立时为秦失施症,原来秦失除了额上有刀伤,身上有大小伤口无数,刀割火烙、鞭打锤击之痕一一可见。伍封勃然大怒,道:“这智瑶好生可恶!”秦失摇头道:“龙伯无须动怒。小人对不住智氏在先,受些苦头,正好解了内疚之意。如今小人与智氏之间已经是互不相欠,再不会对智夫人之事耿耿于怀了。”伍封先前听他对智瑶这么说,以为是客套的话,不料秦失真是这么想,不竟赞道:“秦兄果然高义!”楚月儿一边为秦失敷药,一边埋怨道:“智瑶这人手段残忍得很。”妙公主道:“若有机会,夫君杀了他便好了。燕儿身为赵氏夫人,我们当助赵氏。智瑶死了,大利于赵氏。”伍封苦笑道:“智瑶迫我与他立了互不相害之誓,若非如此,他怎肯放了秦兄。”

梦王姬点头道:“这智瑶好生了得!今天絺疵和豫让到府拜访,想是故意来透过信儿,引夫君到智府救人,正好立誓。”众人都惊道:“什么?”梦王姬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