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峰故作深沉。抬目注视着远方,口中吐露出一段佛经妙语。“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浮屠少女明显没有料到,一个手握生杀大权,主宰天下的征服者,能够具有像以往的浮屠祭祀口中才能说出来的智慧之言,她惊奇地张大嘴巴“你……你……”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执着于贪欲的痛苦?”

这个浮屠少女给杨峰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眉宇之间有种超越了她年龄的惊人的美丽,淡淡的柳眉分明仔细的修饰过,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象两把小刷子,亮得让人觉得刺目的一双漂亮到心悸的大眼睛,异常的灵动有神。

毫无疑问,她已经陷入了杨峰的话语内容。

“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杨峰的回答,一部分是借用了佛经妙言,有一部分是掺杂了自己两世为人的智慧和感受。

“对于真理,应如何去辨析?”

“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那为何害怕地狱呢?”

“地狱在哪里?地狱在我们的身心里。我们由于欲望难以满足,而产生贪欲之渴与憎恨不满之火,焚烧我们的身心。期求解脱之道的人,亦必须远离欲望之火。就像背负号草的人见到野火须走避一样……”

听完杨峰的话,浮屠少女静思了一会。而后她抬起头细细地打量着杨峰,那种认真的神情,仿佛一位艺术收藏家在欣赏自己,在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一样。

“那请问您是如何面对“色由心生”的困惑呢?”

风掠过浮屠少女的脸颊,碧绿的发鬓懒慵飘散在阳光下,随风而起的嘴角弧度,星眼如波;半眯的眼睛恰似一抹阳光的温柔。嘴角边似笑非笑,露出两排晶晶发亮的雪白细牙。

看见浮屠少女的笑容,杨峰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像木头一样,钉在了那里。

如沐浴春风,这是他见过的世间最美好的笑容,直到片刻后,杨峰才回过神来。开口缓缓说出一段口不对心的话来,

“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

浮屠少女点点头,仿佛很是满意杨峰提供的答案。当她看到杨峰斜挂在腰里、散发着无穷杀气的战神之剑,继而面色又忽然转冷,对着杨峰说出了一句含义深刻的话来。“握紧剑柄,你的手里其实是空的;别人只是害怕你的武器,放下剑柄,你拥有整个世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杨峰又何尝不懂。只是沉浸其中只会变腐化无心。平淡意味永恒,那么人生追求的又是什么——平淡无味的一生?杨峰扪心自问,那决不是自己想要的道路……

有一句话,埋在杨峰的内心里,使他没有说出来。

“握紧剑柄,我无需拥有全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佛,如果有,便是我,披散了蓬乱的头发、斜搭着染满鲜血的衣裳,我要站上群峰之颠,擒住白云……”

…………

此时,在杨峰的心间,不由冒出一段关于佛的笑话来。

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我说:原来佛也会走火入魔。人心贪如蛇吞象,佛心贪如什么呢?

佛说:过,我们说下一个。

佛说:人脸就是一字——苦。

我说:没看出来。

佛说:眉毛是一横,两眼是两点,鼻子是十字,嘴是口。

我说:是人可都生那样啊。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我说:佛你也长得是这个样子啊,上辈子吃了多少苦啊?

佛说: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