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数十万神圣大军驻扎于这座战争堡垒当中,安蒙山城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悬浮或者飞行状态。

而在一般的攻城战中,攻城者一般会移动攻城塔以贴近城墙,并且将一道梯板从塔顶放下到城墙的顶端,好让塔里的士兵从梯板冲出与防卫者作肉搏战。

每一座攻城塔都会很巨大,由湿润的兽皮保护以免受到火焰烧毁。由于重量庞大而使得移动缓慢,因此会架设在有滑轮的木桩上,以推拉的方式向前移动,使它靠近城墙的底部。

攻城所用的冲撞车有一个巨大的木桩,桩上会有一个铁头,在遮盖物的内部前后摆动,往城墙或城门撞上去。

在撞上城墙之后,木桩会摆动回来并再往城墙继续冲撞。这种撞击力可以破开由厚木板制造的城门或石墙,打开一个可作攻击的缺口。冲撞车的上方会覆盖着湿润的兽皮以防止火焰烧毁。

事实上,操作冲撞的器具是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防卫者可以从上方掷下大石、烧开的水、或燃烧的油脂到冲撞车上,以试图予以破坏或杀死操作中的士兵。即使城门或吊桥被撞毁,后面可能还会有几道闸门和门房需要冲锋陷阵。

为了摧毁攻城塔、冲撞车之类的攻城器械,在安蒙山城的各大制高点,五十架巨型投石机,与数量更加众多的普通投石机应运而生。

巨型投石机是大型的投石器,由沈重的砝码(砝码通常是大袋子的石块)来增强它的威力。

巨型投石机的长投掷臂一端会装上大石并藉大量的砝码向下拉张。当投掷臂被松开,投掷臂便会因重力骤失向上弹升,使大石以很高的弧形弹道猛力地投射出去。

投石机是和巨型投石机不尽相同,其威力是由缠绕的绳索或皮条所发挥出来的。

它以齿轮绞着绳子制造拉力,在松开后,旋动的绳子就会把投掷臂抛掷出去。

当投掷臂碰上笨重的遏制横贡时,设置在投掷臂末端篮子里面的投射物,就会被抛掷出去。

遏制横贡能够被调整以改变投射物的弹道。相对于巨型投石机,投石机的弹道比较平伏,而且能产生同样的威力。只是在射程与精度方面比不上巨型投石机罢了。

城堡就是为了防备长期围困而建设的,所以水源和物资储备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认为它可轻易被攻取得想法是不正确的。

安蒙山城又与一般的城堡大不相同,首先只要有足够的自然魔力作支撑,它是可以在瞬间悬浮移动的。任你再多在强大的地面部队,只要将这座战争堡垒一升空,除了无法防御远程攻击、和飞行部队,对地面部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防御天堑。

……

真正的战斗是非常残酷的。并不简单。各位可以把自己当成战斗中的一员再想象一下身临其境。弓箭和弩的对射,顶着石头,烫油,向前进攻。依然可以从厕所或者城市排水系统的下水道爬进城内……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最完美考虑最周到的防御体系,如果硬要说有,那么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与其考虑安蒙山城有可能被攻陷的问题,到不如想尽办法去加强这座战争堡垒的攻击手段。

魔晶大炮暂时还是纸上的馅饼,即使灰矮人将那一千架魔晶大炮在限定时间以内铸造出来,也是能看不能用。所以在现在的神圣大军中,弩炮还是被作为最主要的战争武器。

毫无疑问,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起,弓弩就在早期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飞蝗般扑向敌阵的箭矢往往给对手造成可怕的伤亡。但随着甲胄的发展和工事筑垒的出现,单兵弓弩的作用被相应削弱。它们无法穿透面覆青铜的盾牌,更无法摧毁砖石砌就的掩体。

发明弩炮的是希腊人,真正把弩炮推向巅峰的却是罗马人。最早建立正规军事体制的罗马帝国极为重视弩炮的制造。

弩炮刺激了古代科技的实用化,采用扭力装置代替传统的弩臂结构,是一项了不起的**。

而到了这一天,罗马人还研制出了最早的连发弩炮。备用的箭矢存放在V型的“弹匣”中,通过一组五边形齿轮和链条机构的往复运动,弩炮的待发、装填、击发实现了自动化,其构造的精密令人称绝。

可惜的是,尽管连发弩炮的火力密度大大提高,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当时,却背上了“浪费弹药”的恶名,从而在昙花一现之后迅速销声匿迹,最早的连发武器竟然如此夭折。

但是在今天,杨峰从罗马的武器工厂中又重新启用了连发弩炮的制作工序。

因为在杨峰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