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猛然间,第一方阵的第一排步兵们手持弩箭,朝着东南方向一阵齐射,箭刚一射出,他们便半蹲下身子,以便让第二排士兵齐射,就这般,十排方阵轮流齐射一次,排布整齐,没有丝毫不协调。

望着那一片片飞跃洒下的箭雨,曹彬微笑道:“皇上,此弩射速快,不需挽弓便能直接射出,且威力不弱,射程又远,辽军的骑兵只怕尚未冲到面前,便已经损伤大半,所谓的冲锋,也就不足为据了。纵然冲锋上前,我大宋步兵身上所负铠甲足有一百二十二斤,足以承受住辽军的铁骑!”

“好,好!朕就说,我大宋以步兵克制大辽的骑兵还是卓有成效的。赵太傅,昔日你曾进言称平原交战,我大宋只怕会在兵种上弱于对方,自古以来骑兵克制步兵,但今日,朕便要让大辽看看,我大宋的步兵,要将他大辽的骑兵克得死死的。”

赵普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无奈,但却依旧抱拳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此番北伐,我军气势正盛,装备精良,正是开疆扩土,扬我国威的大好时机,皇上高瞻远瞩,自然能聊到这些我等常人无法预料之时,有皇上在,大宋必胜。”

赵炅见昔日曾反对自己北伐的赵普都点头应允,很是高兴,他眼望着这些士兵,慢慢道:“昔日太祖胸有大略,能画阵图指挥前线将领战无不胜,朕很是向往,来日攻城掠地,朕也要用此法以证我大宋军队之威!”

曹彬听得赵炅竟然要自己指挥作战,心中一片惊恐,但口中依旧恭声道:“皇上英明神武,我军定然能在皇上的指引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夺下幽云十六州,让辽人见到我大宋的旗帜便四处逃窜。”

赵炅满意的点了点头,忽然低声朝曹彬道:“曹将军,你也是追随我大宋多年的功臣了,但这些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建树,朕也不怪你了,但这一次,朕将所有精锐都集中到了你的手上,希望你能有所建树,不要让朕再一次寒了心啊。”说吧,他便大声笑道:“今日朕很是高兴,来来来,赵太傅,快过来陪朕喝一杯。”说罢,转身离去。

赵普在他身后慢慢跟上,微笑道:“臣不胜酒力,皇上待会还需让着老臣才是。”说话间,便随着八名侍卫随着皇上离开了。

望着赵炅离去的背影,曹彬商还在原地抱拳,他口中喃喃道:“臣,谢过皇上厚爱。”将所有精锐都交于他手,虽然责任重大,但却是让他有机会建立最大的军功,因此,他对赵炅对他的信任很是感激。

“爹,皇上走都走了,咱们快回营吧,这里风大,别着凉了。”一个少年潇洒走来,却是前些日子在雁门关关城上撒野的曹琮。

曹彬慈爱的望着自己的儿子,微笑道:“无妨,爹虽然老了,但身子骨还很硬朗,唉,爹也希望这一次北伐能够顺利完成,这样一来,你们今后的路也就铺平了,爹也可以安心的去了,否则,若是……唉……”出征之前,他虽然心中尚有万千疑虑与担忧,但身为主帅,他却也不敢随意说不吉利的话。

曹琮笑了笑,道:“琮儿知道,爹作战最为勇猛了,比那个所谓的杨无敌要厉害得多,爹只是不愿出手罢了。”

出乎意料的,曹彬没有回答曹琮的话,他望了望天,道:“时辰快到了,来吧,琮儿,要祭旗了。”

曹琮“嗯”了一声,却也不甚在意,昔日出征之际,祭旗他不知看了多少次了,因此也就没了兴趣,但这一次皇上御驾亲征,他作为此次出征的将领之一,祭旗不得不去,无奈,他只能随着崔彦进一同来到了空地的一角。

依旧是空洞无味的誓词,虽然曹彬在台上讲得激昂澎湃,台下的官兵们也听得激情四起,但曹琮心中却很明了,曹彬不过只是为了军功显赫,而台下的士兵们则是为了混口饭吃,为大宋立威这等话语,从来都不是深入人心的。

随即,礼炮三声,曹彬拔出宝剑,直接斩下了猪牛羊的头,将祭品恭敬的供奉在军旗前。

“愿神明保佑我大宋此番北伐马到成功,愿神明保佑我曹家能光辉百世,万古流芳。曹彬再此,叩谢诸位神明!”

远方,慢慢吹来一阵寒风,将军旗吹得猎猎作响,此刻,东路十三万大军已经踏上了北伐的路!

第二百八十六章 战前刺探

雁门关前,唐龙炎坐在战马之上,望着一条长龙排开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他的身后忽然传来一怔略带苍老却依旧刚劲有力的询问:“唐小兄又在想什么?”

唐龙炎回头一看,当即抱拳道:“回大帅,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般出征,又有多少家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