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直到五百年前,当第一次神魔大战爆发的时候,当时的红星军聚合了整个蓝姆大陆的魔法师力量,这才有了重新启用魔导炮这种武器的基础。但是在第一次神魔大战时期,魔法师也是极度稀缺的人才,这也限制了魔导炮威力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霍红星集合了当时所有的高级别魔法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在圣?梅林的建议下,魔导炮摒弃了某些功能,仅仅使用风系魔法阵进行蓄能。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是通过风系魔法的蓄能,魔导炮就不再是一种能量攻击的武器,而是可以发射弹丸了,这虽然降低了魔导炮的威力,但是却也极大的降低了魔导炮使用的门槛。第二个好处就是,魔导炮这种武器终于可以被不具有魔法能力的普通士兵使用了。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在使用魔导炮作战的期间,霍红星发现这种武器精度奇差,根本不能进行精确的攻击,只能依靠投入一定数量的魔导炮进行集中攻击才能确保集中想要击中目标的成功率。在这里,霍红星充分显露了他的天才,他建议圣?梅林对魔导炮进行第二次改良,为魔导炮加上射程标尺,根据标尺的不同来确定魔导炮的射程。有了霍红星指明的方向,圣?梅林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魔导炮的第二次改良行动之中。通过对魔导炮的上万次试验,圣?梅林终于确认了在风系魔法阵蓄能状态和魔导炮投射标准石弹弹丸的对应关系。有了这个数据,圣?梅林在魔导炮风系魔法蓄能阵的外侧标定了几个不同的刻度,每一个刻度代表着在这种蓄能状态下魔导炮的射程。

这是一个天才超前的意识和伟大魔法师的严密实验完美结合的案例,在霍红星和圣?梅林的共同努力下,魔导炮的精度有了天翻地覆一般的提高。这个设计在五百年后也获得了苏卫东五体投地般的佩服,并被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炼金术魔法师伊壁鸠鲁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进行拆解和研究过。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基础,在对魔导炮的研究中,因为霍红星时代标准石弹弹丸的规格早已经失传,因此苏卫东命令魔导炮部队重新进行试验。并最终确立了属于威武军的魔导炮蓄能和弹丸射程的公式。同时,以解放军战士身份穿越过来的苏卫东还对魔导炮的使用进行了规定,他要求在使用魔导炮的时候,前三枚枚弹丸的作用是试射。验证魔导炮在当时使用条件下的状态、弹丸的散落点、以及对蓄能和射程的公式进行修正的数据。在获得了充分的信息后,魔导炮才可以开始正式的攻击。

这是一套相当专业的活,要求魔导炮的操控者至少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而威武军魔导炮小队的士兵,一开始还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为了满足苏卫东的要求,乔海、古力和所有魔导炮小队的士兵放下了手里的骑士剑,捧起了凝玉和刘畅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书本,从识字开始,学习起文化知识来。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几乎所有的威武军士兵都要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样一个举措理所当然的无法被习惯了冷兵器时代粗犷的作战方式的蓝姆大陆原住民们所理解。但是因为苍茫三人组在蓝姆大陆的这些原住民之中威望极高,他们虽然不理解,但是毕竟学习文化知识要比学习魔法容易一些,因此威武军的大老粗们还是嘬着牙花子把文化课程啃了下来,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始学习更进一步的知识。刘畅戏谑的管威武军的扫盲行动叫做“蓝姆大陆的希望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强化学习,威武军隐然已经是蓝姆大陆所有军队中最有文化的部队了。

因为对魔导炮部队的要求很高,因此苏卫东在威武军一开始的行动中并没有将这支还没有达到他的要求的部队派出来作战,直到刘畅从绿野大陆返回后,确认了魔导炮小队的士兵已经达到了苏卫东的要求,这才放心大胆的将他们派遣出来执行作战任务。

此刻,魔导炮小队上上下下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二号炮蓄能完毕。终于,守在二号炮旁边的士兵欢呼了一声,接着几个人一下子躲得远远地。那名士兵用手狠狠地拍了一下魔导炮底下的风系聚能阵的一角。

二号炮炮口突然亮起了强光,接着炮身一阵震颤,一枚刚刚缴获的纽克莱爆裂弹发射了出去。

这仍是一枚试射弹,但是如同第一枚一样,这枚水晶弹也是准确的落入了切斯特基地之中,将一座房子轰塌了。

乔海对着切斯特镇的方向单眯起了一只眼睛,右手握成拳头,沿着自己的视线向前平伸,他的右手只伸出了拇指和尾指,他在测算弹着点。

“唔,这发弹打得不错,看来不需要进行第三轮试射了。我们直接开始攻击!”

“乔海,等等!”魔导炮小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