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罗慎行稍候片刻见不了和尚没有下文,又继续说道:“成佛是为了普渡众生,让众生成佛,这是不是妄念?”

这次谭静雅接过话问道:“的确有问题,既然是断除妄念,那为什么还要成佛呢?成佛本身就是一种妄念啊!”

清阳道长忍不住低声咳嗽一下,罗慎行立刻会意,师父这是在提示自己说的太过分了,罗慎行急忙对中年僧人解释道:“我的意思就是这样,我不是反对佛家,其实我很喜欢佛家劝人为善的理论,方才是我胡说八道,冒犯的地方请大师见谅。”

中年僧人对罗慎行招招手转身往外走去,罗慎行以询问的目光看看师父,清阳道长欣喜的急忙点点头,中年僧人很明显是对自己的徒弟感兴趣,得到高僧的垂青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的大好机缘岂能错过。

于是罗慎行随着中年僧人离开偏殿,绕过大雄宝殿,经过一条长廊,来到位于大佛寺东北角的一间僧舍,僧舍中除了一个蒲团之外空无一物,中年僧人盘膝坐在蒲团之上,然后指指手中的钵盂。

罗慎行疑惑的问道:“大师是要我取出念珠?”

中年僧人轻轻颔首,把钵盂递到罗慎行的面前,罗慎行眨眨眼睛不明白和尚的意思,犹豫了半天才伸手想到钵盂中取出念珠,中年僧人屈指一弹,一缕指风点在罗慎行右肩膀的穴道上。

罗慎行手臂一麻,急忙缩回手,中年僧人又指指钵盂,罗慎行忽然醒悟,当时不了和尚与宗喀巴比试内力的时候,自己暗中出手的事情肯定被中年僧人察觉了,所以现在中年僧人一定是要自己使用特异功能来取出念珠。

罗慎行以修练玄天诀的姿势盘膝坐在中年僧人的对面,集中意念想要锁定钵盂中的念珠,当罗慎行的意念刚刚接触到钵盂,钵盂中的水便开始旋转起来。

此刻的钵盂彷佛变成一块磁石把罗慎行的意念吸过去,并不停的带着它旋转,罗慎行立刻生出感应,头脑一阵眩晕。

罗慎行急忙收回意念,仔细观察钵盂,想要找出钵盂中的水旋转的规律,但是钵盂中的水在他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是以中间为中心旋转,接着又变成了一左、一右两个中心旋转,彷佛是太极中的两个阴阳眼,接着旋转的中心又变成三个……

罗慎行看的头晕眼花,不明白小小的钵盂到了中年僧人的手中怎么会这样神奇,比变戏法还要精彩,如果中年僧人改行的话一定大有前途,罗慎行看不穿钵盂的秘密便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罗慎行突然灵机一动,变戏法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道具的秘密,当道具被揭穿之后戏法也就不灵了,如果说钵盂中的水是中年僧人变出来的戏法,那么道具就应该是这个钵盂。

罗慎行试探着把意念锁定钵盂,当罗慎行的意念锁定钵盂的刹那,中年僧人施加在钵盂中的力量便清晰的展现在罗慎行的意念面前,钵盂里正在旋转的水也不再是秘密。

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罗慎行也不知道应该痛恨恨天,还是应该感谢他了。

恨天与罗慎行的比武让他失去了元气,但是特异功能却得到了质的飞跃,像这样可以灵活运用特异功能,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中年僧人见罗慎行找到了秘诀,欣然的露出微笑;罗慎行合掌行礼说道:“多谢大师。”然后意念沿着钵盂往下锁定念珠,下一刻钵盂里的念珠从水的漩涡中心凭空弹出来落入罗慎行的手掌。

罗慎行修练的玄天诀是道家的不传之密,所以清阳道长从小就让罗慎行翻阅“道德经”来增加悟性。

“道德经”中讲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能够明白讲述出来的道理已经不是道的真相,真正的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中年僧人就是透过这个方法让罗慎行明白特异功能运用的诀窍。

中年僧人在地上用手指写道:“何悟?”

罗慎行在意念锁定钵盂的时候就有一种模糊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无法具体地说出来,只是隐约觉得自己看破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如果能够清楚的体会出来,那他一定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但是现在要他说却又说不出来。

中年僧人见到罗慎行陷入沉思,伸指在钵盂上弹了一指,清脆的声音让罗慎行精神一振,知道中年僧人是在指点自己领悟的方法,急忙再次往钵盂看去;但是钵盂中除了水什么也没有,而且此刻钵盂中的水没有丝毫波澜,罗慎行无意识的把玩着手中的念珠,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中年僧人突然举起钵盂把水倒在罗慎行的头顶,罗慎行吓得打个冷颤,中年僧人又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