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有心具是妄,无执乃明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罗慎行惊骇得根本没有听清这首偈的内容,因为说偈的人竟然是……哑大师,罗慎行不知道哑师怎么会开口说话,难道哑大师不是哑巴而是装的?不过一个正常人如果十几年不说话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此时清阳道长、不了禅师、蒙面女子和宗喀巴大喇嘛神色庄严的分别坐在哑师的身旁,大佛寺的五个和尚手持法器跪坐在下首,哑师双目低垂手拈法印不断的念着偈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罗慎行心中涌起明悟……哑师要涅盘了。

蒙面女子突然开口问道:“大师,心生种种法生,法在何处?”

哑大师低叱道:“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宗喀巴厉声道:“大师,当年您与僧王比武时曾说过,只要能够找到您就可以邀请您与僧王再次比武,如果你不能前往巴达格勒就会把碧海晴空心法传授给色木沁宫的弟子,难道你反悔了吗?”

罗慎行这才明白宗喀巴与蒙面女子是来找哑师到色木沁宫比武的,要不然就要把碧海晴空心法传授给他们,方才蒙面女子问的:“法在何处?”就是想要索取碧海晴空的心法,可是哑师却用:“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给应付过去,宗喀巴以为哑师要耍赖才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要求。

哑大师低声道:“来!”这个字在旁人听起来平淡之极,可是罗慎行却仿佛被人在耳边敲响了暮鼓晨钟一般耳朵“嗡嗡”的响个不停,罗慎行双手合什摆出最虔诚的样子恭敬的走了过去跪在哑师的面前。

哑大师抚摸着罗慎行的头顶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我的弟子将代替我前往巴达格勒与僧王比武。”

宗喀巴和蒙面女子显然不知道罗慎行竟然成了哑大师的弟子,而且这个人不是清阳道长的徒弟吗?怎么几天不见就变成了哑大师的弟子?

罗慎行给哑大师磕个头道:“哑师,我的武功彻底废了,我已经不能再练武,弟子无能让您失望了。”

宗喀巴与蒙面女子如此看重碧海晴空心法,显然当年哑大师与僧王比武时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太大,而哑大师仅仅见过自己一面就把这么珍贵的内功心法传授给了自己,可是自己却没有那份悟性无法理解碧海晴空的精妙之处,而且自己的元气天天修炼天天没,罗慎行真的很不忍心对哑大师说起此事。

哑大师微笑道:“可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悟。”

罗慎行垂下头,自己的武功明显是废了,哑师却认定了没有废,可是哑师又不明说非得坚持让自己领悟,自己如果能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会如此苦恼了,但是哑师往生在即,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哑师留下牵挂,想到这里罗慎行咬咬牙道:“哑师,弟子向来说到做到,明年春天我一定到……到巴达格勒替您完成未了的心愿,宁可被僧王打死也绝对不会临阵脱逃。”

哑大师放声大笑,雄浑的声音震得众人不由自主的往四外散去,罗慎行也想往后退的时候哑大师右手轻轻的拍在了他的头顶,一股浩瀚的真气从罗慎行的头顶灌入,罗慎行下意识的想要运用元气抵抗,但是突然想起自己的元气早就没有了,而且哑师绝对不可能害自己,因此任由真气从头顶的百汇穴传入体内。

哑师的真气沿着百汇穴向下走过天突、膻中、巨阙、下行到气海、关元……然后在双足的涌泉穴溢出了体外。

在哑大师的真气流经罗慎行的体内时,罗慎行感到自己的体内空荡荡的,哑大师的真气既没有为自己打通什么隐蔽的穴道,也没有留在自己的体内,仿佛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从头顶进来从涌泉走了出去。

在哑大师的真气已经消失之后,罗慎行依然迷惑不已,“用心若镜,不降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突然罗慎行惊叫道:“哑师,我明白了!”

可是罗慎行抬起头的时候就见到哑大师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僵硬,然后双手一垂坐化了,那五个和尚立刻奏响了手中的法器,同时念起了往生咒,低沉的号角与木鱼的敲击声伴随着和尚们的颂经声为哑大师超度。

罗慎行的泪水瞬间充满了眼眶,一滴一滴的落在笔挺的西服上,罗慎行哽咽道:“哑师一路走好。”

不了禅师走上前行礼道:“舍去皮囊,往生极乐。哑师弟撒手西去老僧既悲且喜。”然后拉起罗慎行道:“贤侄不必悲伤,哑师弟能够预知今天坐化而且知道你肯定会在巳时到达,这证明哑师弟澈悟漏尽通,已经摆脱六道轮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