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萧竹的故事大起大落,如今看到他日子安好,我欣慰笑了。一旁的李世民看着他独自微微颔首,嘴角上扬,眼里含笑,看得出他对萧竹有几分欢喜。他亲手为萧竹倒上一杯茶,和他碰杯一饮,然问他:“我很想知道,当初刺史因什么提拔了你。纯用才能就被刺史看上,其中之事定是十分精彩!”

萧竹低眸一笑,谦虚道:“两年前的上元节,街上竹灯闪烁,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刺史举办的竞答大赛,得胜之人可得千两!千两可不是小数目,我不信有人会将千两压在一个游戏比赛上,于是便上前观看。后来我发现,刺史出的题目全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哦?怎么说?”李世民兴趣盎然,身子微微前倾,不时为两人添茶,俨然成了老友。

萧竹笑饮尽茶水,也客气为李世民斟茶,还给他拿了几把干果。两人一来一回,真真将我这旁人给忘了,我也只能无法,安静听萧竹讲话。他继续道:“当时洛阳城里有一户大人家,和另一县的县令是知交。我朝皇上向天下发放粮食已解民苦,可他们两人一起把官粮占了一半,分到民众手中吃不到七天。此事后被刺史发现,可又没有足够的证据,冥思苦想也得不到一个好办法拿下两人。于是就有了上元节的竞答大赛。每一道题都隐含了一个问题,只要一步步解决直到最后,那么这就是制服贪官的方法。只可惜,上去解答的人都只看到表面,往往到了一半便答不下去,我将那些问题都记下,回去思了一夜一日终是有了略微一计,便匿名书信给了刺史。不久之后,那户大人家和另一县县令均被刺史所拿,送到长安去了。”

李世民转动拇指上的玉指环,寻思着:“嗯……我在长安,的确略闻此事,不想竟是你出的好计策。可你写的是匿名心信,刺史又是怎么找到了你呢?”

萧竹仍是笑着,解说道:“我不求那一千两,我不富裕但活的十分自由舒坦,毕竟那也是我们大家的事。之后,刺史按着书信笔记找到我的县令,在一个清晨启门时我见到候在门外的刺史。我平常会些书画,常常在街上教孩子读书写字,不想就是因为这他找到了我。于是,刺史便引荐我做了县丞。”

李世民眼中流露赞许之光,大笑着与他又畅饮几杯。这时,薛万均从外面进来,伏在李世民耳边低语。

我不知薛万均是什么时候被李世民吩咐出去的,不过看李世民微笑颔首之态,应该是与萧竹有关。薛万均言毕,李世民眼中晶莹灿然,对萧竹忽出一语:“想法很独到,洞察很敏锐,你的才能在这县衙不足以发挥,你可愿意与我们一道去长安?”

我这才悟过来,李世民是派薛万均打探萧竹的身份信息去了。其实在李世民细心听萧竹讲十六年间的故事时,我就察觉到他有此意,不想他竟是这么唐突的提了出来。长安,天子脚下,况且李世民就是天子,只是萧竹不知道罢了。这是足以让多少人兴奋发狂的喜事,可萧竹似乎并不欢喜,顿时僵硬的笑脸。

李世民向来爱才,所以并不气馁,他见萧竹无意答应,又加了一句诱人之诺:“你与我们一道回去,我可提你到从三品官位,为朝廷做事。”

李世民落下话音,笑勾嘴角得意飞扬,仿佛在摆鲜自己的权利。此时萧竹面色早已转正,他断然摇头拒绝:“朝廷众臣皆是靠自己从低位一步步走上,我若靠你直接进到朝廷重职,不仅对别的大臣不公,连我自己都会觉得位居可耻。所以,萧某只能谢过好意!”

萧竹这话说的毫无顾忌,还含着对李世民的不认同。出乎意料的,李世民却并不生气,反而唇间弧度一深:“朝廷从来都是看中有才的人,是谁规定硬只一步步高升的规矩,若是如此岂不是要错过太多人才,这是朝廷最大的损失!”

第171章 洛阳忆(五)

李世民这一句简直是铁了心要说服他。萧竹垂目想了想,最后仍是平静微微笑着摇头。多说无益,李世民靠上椅背,两眼轻轻看着他。这时,一个捕快模样的人急步上来,找到萧竹拜身道:“萧县丞,县令喊你回去一趟。”

萧竹点头,随即起身向我们拜别,并应下有忙必助之言。看着他在楼道消失的背影,我笑问李世民:“他走了,你不继续留他吗?”

李世民不然笑着,取下回暖的手炉放在我膝上,叹息着,意态阑珊:“既然他现在不跟我们走,那么我就让他自己来。”

他站起身,我跟在他身旁出了茶楼。天色已暗,我们直接往了客栈。连日奔走还未好好休息,李世民从隔间浴室回来的时候,我已经铺好床被,沏好热水。他习惯在睡前喝水,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