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马师傅对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来了对文化与民族融合做出的贡献赞不绝口。晓苏却觉得有点心酸。这是一段被美化了的历史,几乎没有人看到文成公主背后的心酸,远嫁吐蕃,终身无子,甚至连她的丈夫最宠爱的妻子都不是她,而是那位尼泊尔公主。说日月山是文成公主的宝镜变成的,还不如说是她心底的无奈和不能流出的痛苦形成的,一时间心思倒有点沉重。

甩甩头,仔细听眼前正在指点远处介绍的马师傅说什么。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说是叫倒淌河。据说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地球上所有的河流几乎都是由西到东的,只有这条倒淌河,水如其名,是由东到西倒着流的,这引起了晓苏的好奇。面对晓苏的疑问,马师傅给出了解释,说是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的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

在日月山的山顶有两座遥遥相望的亭子,分别命名为日亭和月亭,据说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尽管是后来建造的,但也按照藏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建设,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两座亭子建的一模一样,区分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几个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美景,将这座山,这两个亭子,不远处宛如银带的倒淌河纷纷摄入了相机中。

下一站就是鸟岛了,马师傅说他们来的时间不对。每年的4月到7月才是看鸟的好季节,现在基本上都没剩下什么鸟可看了。晓苏她们觉得有点遗憾,可是想想已经看过了那么多的美景,这点遗憾也就没什么了,没有遗憾怎么能衬托出满意呢。再说了他们还这么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来的。就为日后的西宁行留下一点挂念吧!

鸟岛在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积仅有0。8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注入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湖水逐渐下降,基本上已成为半岛。 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的鸟岛上栖息着近十万只候鸟,堪称“鸟的王国”。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最好的观鸟时间已过,鸟岛上留下的鸟很少。但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几个人也不觉得很败兴,反而兴致勃勃的在旁边一块撰写着鸟岛的大石头旁边留了影。

鸟岛上是配有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各种鸟儿的观察站的,可是因为这会的旺季已过,却没有开放了。他们也只能远距离的望着站在海岛中心的鸟儿。现在来有现在来的好处,鸟少,游客更少,适合于照相。几个人将远处青海湖的美景和鸟岛的全貌照了个完完整整。

马师傅是本地人,对在哪里看青海湖能看到最美的景色了如指掌。看到鸟岛他们玩的差不多了,就带他们去青海湖最好的观景点去玩。在他介绍的地方看青海湖能一窥其全貌,几个人都赞叹,好美呀!

马师傅给她们介绍说青海湖古时候被称为“西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 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湖的四周被大通山、日月山、南山、橡皮山所环抱。在青海湖畔眺望,巍峨的群山错落有致,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周围苍绿的草原上大片悠闲的羊群。远处还可见大片金黄色的油菜籽花。牧民的帐篷如白色的小花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上,天空蓝得见不到一丝云彩,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让人留恋不已。

晚饭时,马师傅建议大家去吃青海湟鱼。说这是青海湖的特产,从94年开始青海省政府进行了封湖育鱼措施,只有小部分的餐厅有这个能力经营,他可以带大家去。对他这个想法刘芸他们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早就听说了湟鱼的美味,这次来当然愿意尝试下。晓苏却有点犹豫,前世晓苏在年幼时还是父母的单位发福利时吃过湟鱼,后来听说湟鱼资源越来越少,2001年过后几乎见不到湟鱼了,说是青海省政府发布了长达10年的禁渔令。虽然为了不能一饱口福而遗憾,但是那样稀有的生物保护也是应当的。他们这样吃恰当吗?把她的疑问提出来,马师傅哈哈大笑,说远不到这个程度吧?政府也是允许适度经营的,晓苏这才松了口气,看来98年的时候湟鱼资源还没有很稀缺,这下可以放心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