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车子停了下来,好几个人要求小便。清晨的阳光很刺眼,我眯着眼睛四处寻找有利地形,企图发现能够让我行方便的雅丹或矮丘。这时不远处几个荒毁的胡杨木桩吸引了我的注意,确切的说是一个明显是人造的石碑吸引了我。

我向大伙喊了一声,心中有点兴奋,这也许又是个发现。众人围了过来,走近看时,那果然是个石碑。

石碑的正面是四个暗红色的大字:

“军事禁区”

石碑背面还有一行字:

“永久沾染区”

141、

众人对着石碑愣住了。如果说“军事禁区”几个字让人心里有点沉甸甸的,那么“永久沾染区”这五个字则足以让我们心惊肉跳。

严叔慢慢踱了过来,眼睛落在胡杨荒木旁的石碑上。隔着面具看不清他的表情,他身材消瘦却很挺拔,走近他身边的人都能不约而同的感觉到他镇定而冷酷的气场。谭教授向他走了两步,声音里有点愤怒:“你没说要带我们进军事禁区,这个永久沾染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

“1964年10月16日,”于燕燕忽然开口道:“中国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爆炸当量为2。2…2。5万吨TNT。谭教授,你猜测的不错。”

她扭头望向严叔,意味深长道:“对吗,严叔?”

由于学科的关系,我们对国家核试验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关心过。于燕燕的话让我们既激动又有点惴惴不安,事实上有关罗布泊作为核试验区的具体情况是后来我们才慢慢了解到。596在被引爆前的绰号是“邱小姐”,后来改为“老邱”,做原子弹的和做考古的骨子里都有冷笑话的基因。

596的引爆方式为地面铁塔吊爆,正是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从此拉开了中国核试验的序幕。罗布泊和库鲁克塔格山区是中国核试验区之一,参与了中国核试验的每一次重大推进。此后这里又进行了地面、空投、平洞、竖井等各类核试验。直到1996年7月29日中国宣布暂停核试验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严禁平民进入的军事禁区。1996年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藏期,核试验区已经不再像往日般戒备森严,但知道这里和进入这里的人仍然是非常有限。

严叔微微点了点头,简洁道:“上车,快到了。”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严叔和秦所发现的第七个洞口,竟然是在核试验军事禁区内。

李大嘴很担心被人发现遭到逮捕,“严叔,我们会不会被抓?这大概能判个‘泄露国家机密罪’吧?”

老魏安慰他道:“我们是被劫持的,跟我们没关系。”

于燕燕眼睛望着窗外,沉默了半晌后,低低的声音似乎自言自语,“这里已经荒弃很久了。”

142、

大约两小时后,车子终于停下了,我们被告知需要下车步行,所有给养由个人随身携带。我注意到严叔等人携带的装备大都是攀岩类的装备,动力绳、静力绳、安全带、快挂、保护器等等。不少装备是我以前只听说过没见过的,不由得好奇的看着他们一一将装备检查完毕入包。

李大嘴从车上拿下镐头和铁锹,在风沙下坚硬盐碱地上,想进行发掘工作必须要使用这种野蛮工具。严叔看了他一眼,闷声道:“不必带了。”

李大嘴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难道我们不是去发掘遗址吗?”

严叔道:“在下面用不上,况且你体力有限,尽量带补给吧,能带多少带多少。”严叔将他的GPS也放在了车上,我心中有些不安,似乎这次下去严叔就没抱着回来的想法。

严叔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他的头转向我,我感觉到他对我微笑了一下:“下面磁场太强,GPS没有用。”

走近库鲁克塔格山的时候才发现,它比从远处望来更加干涸和狰狞。这里像是一个诅咒之地,没有水的痕迹,没有生命的痕迹,那些形状各异的山脉绵延扭曲着,沉默不语的俯瞰着我们。

严叔身手矫健,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带着我们向丛山深处走去,大约推进了三个小时左右后,他在一处山坳里停下,简洁的命令道:“以我所站的地方为中心,周边五十米范围内查找。”

“查找什么?”

我已经不像最初那么惧怕严叔了,甚至厌恶之情也慢慢减少。我想无论是谁用十九年去做一件事情,这个人一定不简单。

“你们不必找,我的人足够了。”严叔淡淡道。

果然没几分钟,小飞喊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