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省委书记的到访,轰动了整个锦安市。

因为没有任何组织程序,省委书记一杆子扎到底,直接入住市政府接待中心督城宾馆,这在锦安还是绝无仅有的。

廖书记出任这个京州大省的省委书记已经快一年了;还没听说他直接到过哪个市县,从这就不难看出他器重关昊的程度。

锦安市委市政府的党政一把手听到消息后连忙赶到督城,唯恐缺了理数。

尽管廖书记一再强调只是进京路过,顺便看看小关干的怎么样,给没给锦安的领导惹麻烦。

他越是这样说,锦安的市委书记及市长越是不敢怠慢。

锦安市委的邵书记是个即将到站的老书记,清廉、刚正,在政界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关昊敬重他的品行,上任之前以私人的名义拜访过他。

但现在的邵书记也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盼望自己能平安善终,完美的离退。

前不久他给省委打报告,要求一退到底,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在晚年能够研习书法,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其实,早在半年前,锦安的大权已经暗自转向市长岳筱这边。

048。省委书记来督(2)

岳筱是土生土长的督城人,一点一点从基层做起的。

他当过乡长、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督城市委书记、锦安副市长、市长,一路走来,提拔起一大批的干部。

可以说无论是在督城还是在锦安,他的关系网密不透风、盘根错节。

廖书记这次轻车简从来督城,说是路过,其实谁都知道是在给关昊撑腰。

邵愚邵书记为官低调老成,所以他提议廖书记如有时间的话,可否视察一下督城的工作,顺便看一下督城。

关昊的心里也明镜似的,廖书记这是以进京路过为由,实则在为自己鼓劲来了。

前段时间搞的亲民和亲商两大活动,声势造的很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被省里当做了典型和经验推广。

这次活动加大了职能部门的服务力度,缩小了部门利益。有些部门利益其实就是领导者的个人利益,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

尤其是被开除的职工和被降职的干部反映强烈,有人直接给省委写信,说关昊好大喜功,出风头等等。

但这种声音和亲民、亲商所带来的巨大变革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廖书记在第二天的督城调研会上,充分肯定了督城的经验,为全省开了好头。

他还表示要将督城的做法上报中央。

关昊心里很感动。

要知道跟了廖书记这么久了,他可是从不轻易表扬他们的。

这次在锦安全体班子面前全面肯定了他的做法,无疑在给予他高度的肯定和赞扬,更加坚定了把这项工作做到底的决心。

廖书记的到来,也引来了省里、市里的多家媒体。

在众多记者中,关昊没看到夏霁菡的身影,估计她伤的不轻。

夏霁菡这几天在家呆的很自在。

除去吃饭外,她几乎不下地,因为脚控的时间长了,不利于消肿,第三天,脚踝已经开始消肿,皮肤现出松弛迹象,但仍然穿不上鞋。

049 带伤上班

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刘梅和小单的电话,无非是他们今天去了哪哪,刘梅写了几篇稿子等。

小单总在抱怨刘梅糊弄他,写给电视台的稿子跟报社的一样,读起来拗口,每次都要古局长亲自改稿。

搞电视的人都知道,重要新闻都是由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共同完成的。

摄像记者只专注于取景,捕捉精彩瞬间,文字记者专注于记录,领会会议精神,搜集有关采访活动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如果让一个人再摄像再记录再搜集整理信息最后再写出稿件,这样难度比较大,也保证不了新闻质量。

所以电视台的记者一出来至少是两个人。

夏霁菡听到小单抱怨后就宽慰他说:

“你就知足吧,好歹还有人给你写稿呢,刘梅那脾气你千万别惹她,不然到时她翻车连稿子都不给你写了,我看你怎么着。”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在写作上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语言。

报纸的文字凝练、表述新闻事件时全面具体,而电视语言强调的是口语化,有图像做诠释,一般对新闻事件不过分渲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