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李斯陈述的时候,赵高在一旁暗自得意,他心想,这下蒙恬这个老家伙逃不掉了。

“父皇,蒙将军也听说长城崩塌,已经去查看了,也许其中还有其他缘故,还是要勘察清楚再下定论。”扶苏不忍自己的师傅受到如此诽谤,急忙为蒙恬辩解。

“无论长城因何崩塌,蒙恬身为监造,难辞其咎!”秦皇生气地说道。

李斯和赵高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都在窃喜,他们都在心里默默说道:蒙恬这次玩完了。就在两人得意之余,蒙恬的故交周大人步出班列对秦皇说道:“启奏陛下,臣听说这次事故乃是因为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秦皇一听,吃惊地说道:“你说什么?竟有此事?”

赵高一听却急得跳了起来,张口说道:“孟姜女?那是神话故事!你们简直是一派胡言!”

他还未说完,就被秦皇瞪了一眼,赵高吓得立刻退了回去。李斯这时急忙帮腔道:“赵大人说得不错,这哭倒长城,真是无稽之谈。”

“陛下,不仅是臣等,整个咸阳的百姓都传遍了,说这是天意!连无知的孩童都唱出了儿歌!”周大人坚定地说道。

众大人也纷纷附和道:“陛下,确实如此,臣等也都听说了。”

秦皇还有些将信将疑,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上殿启奏:“启奏陛下,蒙恬的副将带了百里加急文书前来觐见。”

庞副将高举着一卷竹简走上大殿,跪倒在秦皇面前:“微臣参见陛下!”

“你手里是什么?”

“陛下,孟姜女为丈夫之死哭得长城崩塌,当地的官员、将士、百姓目睹此事,联名写下这千人长卷为孟姜女请命,求陛下彰表孟姜女忠贞之情!”

庞副将话音甫落,众大臣已纷纷表示赞许,李斯和赵高则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扶苏走上前说道:“父皇,此事有如此多的证人,不会有假了!儿臣也表奏父皇,不如在长城边立下石碑表彰孟姜女,也让天下人知道父皇的仁慈。”

秦皇终于被说动了,点头说道:“扶苏所言极是,此事顺应天时,又兼具人和,是大好之事。扶苏,就交给你从速办理!”

“儿臣遵旨!”扶苏至此终于放下心来。

而赵高和李斯此时在一旁则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的诡计再一次失败了,他们只有伺机再找机会斗垮蒙恬等人。

第二十九章 焚书坑儒

大川等人破解了“丈夫当归自土生”之后,火速赶往了古长城,然而刚刚到达古长城,他们的车轮就陷入了泥坑中。众人合力之下,却仍旧没有把车子推出来,这时一个漂亮的女导游过来帮了他们一把,终于,汽车被大家一起推了出来。

就在高岚和易妈妈感谢女导游的时候,大川和教授这时又犯了职业病,开始对着长城下的石头研究了起来,只听大川突然喊道:“你们快过来看!”

“大川你找到了什么宝贝?”易教授首先冲了过去。

“爸,你快看,这些石头上有字,似乎是篆书!”大川兴奋地说道。

听大川如此说,易妈妈、高岚和女导游都围了过去,易教授拿过石头来,仔细看着,他两眼放光地说道:“没错!还是优美的大篆!这应该是一块石碑的一部分,年代相当久远了!大家在这附近仔细搜索一下,看有没有和它们同样质地的砖石。”

众人开始分头找了起来,很快,众人找到了许多刻有字迹的碎石,大川和易教授试着将这些碎石拼在一起,两人都是老资格的考古人员,很快就将这些碎石组合在了一起。

易妈妈迫不及待地问道:“快看看这石碑上说了些什么?”

易教授看了一眼易妈妈,故意咳嗽了一声,说道:“你们可听好,这幅碑文它是秦始皇树立的,它表彰了……表彰了一个女人十年里走遍长城寻找丈夫,最后哭倒长城的故事。”

易教授刚念完碑文,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孟姜女哭长城?”

易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碑文,确定地说道:“没错,就是孟姜女。”

众人无不惊异万分,历史上关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原来是确有其事。大川盯着碑文,脑子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兴奋地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高岚看了一眼大川,说道:“一惊一乍的,知道什么了,快说啊!”

大川兴奋地说了起来:“我推测‘丈夫当归自土生’,这句口诀的意思就是,孟姜女的丈夫应该回家了,却葬身于这茫茫黄土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