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田大局长走后,村里人闹活了好一阵子呢,没有一个人不说田大局长好的。田泥、田焕、田余这弟兄几个可神气了好几天哩。大伙儿干劲十足,特别是二狗,嘴里尽瞎胡扯,不停还念叨:“我若当官,就当七伯这样的好官、大官。”这可没把大家伙给笑死。

安泵工程还在继续进行着。一日下午,大伙儿正要散工,这时田泥婶来了,说大媳妇带着孙子回来了,要田泥赶紧回去。

田泥叔两个小子,大小子田牛在四川开饭馆,二小子田猪在西安开汽车。田牛运气特好,开饭馆不到两年,就发了,后来正碰上辞职不干的川妹子春燕去他开的饭馆打工,这两人呀一见钟情,不到一年,也便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女娃。因为娘家近,两人一直没有回来,就在四川娘家盖了一座二层小洋楼,日子倒也过得舒坦。可是这些对于田牛来说,心中老觉得不痛快,自已的家毕竟在陕西,而不是四川,叶落总得归根,于是打算在老家也盖一套房,春燕本是当地农校毕业,毕业之后当了一年兽医,因为嫌活太脏,太累,所以辞职不干,她也是一有文化之人,贤淑而通情打理,非常明白丈夫的心思,也便答应了下来,决定由她两人出钱,让父母在陕西老家再盖一座。两人打了好几次电话,事情协商好后,从银行汇去了四万块钱。

泥叔和泥婶何尝不希望这样呢?自已的娃像给人家生下了一样,从来还没享过一天的福呢!有了房子,孩子也就有了根了。自已也能逢年过节见着儿子和孙女了。

泥叔和泥婶写了申请书,东叔就给在村子的南面新辟了一院庄基地。

春燕觉得让田牛回来盖,这太不现实,这么大的一个门面还得有人支撑,小两口在电话里好话说尽,才算把心安下了。这可把个泥叔、泥婶给乐坏了,他们村可还没有人盖小洋楼呢!自已这可是第一家,这回可体面了。两人的心劲特别大,备好材料,寻了二十几号人,便破土动工了,说也真快,不到两个月,一层半的小洋楼也便平地而起了。

虽说房是盖好了,可思念儿子、儿媳、孙女的心却更切了,泥叔今年正月准备给二小子田猪娶媳妇。打了好几次电话催田牛赶紧带上媳妇娃娃一起回来。要不是田牛结婚,春燕怎么会这时候回来呀。

田泥叔回家之后,大伙也便散去。

第二天,二狗娘要上二狗他舅家去,旱上锅里多煮了些面条,晾在案子上,旱旱就走了。临走时,交代二狗要按时喂猪,面晾在案子上,中午用开水一温,就可以吃了,二狗笑着应和着。

二狗他舅家离二狗家不远,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农家人走惯了,这不算太远,二狗娘不会骑自行车,照平常,二狗绝对要骑车送娘去的。可安装水泵这事特别紧,只好让娘步行游舅家了。

活一直干到下午两点,二狗回家按照娘的吩咐先喂猪,然后用开水将面一温,绊上调料,也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下午的活一直干到晚上八点,可安装泵管时,少了一些配件,因为秋活紧,东叔想提旱安装好,就让二狗赶紧进城去买。二狗连家都未来得及回,就骑上自行车一路朝县城蹬去。进城时,天已近黑,问了几家五金商店,都说没有这种配件。街上的路灯照得县城通透亮。东寻西问,最后终于在南环路十字综合商店买下了水泵的配件,这时已快十点多了。

二狗赶紧掉转车头朝家奔去,肚子也已“咕噜”作响。出了城里,夜色渐浓,路上行人稀少的厉害,二狗心中有点发毛。路旁的电线杆上不时传来猫头鹰的尖叫声,二狗吓得浑身直打哆嗦,脚蹬得更快更利索了,好不容易赶回了家。

二狗刚要开门,发现屋内有微细的灯光,那好像是手电简的光,是不是母亲回来了,可一看那掉在门上的锁子还在,二狗开始警觉了,有贼。

二狗从门缝里向里瞅去,借着那晃动的微光,二狗看见有几个人在猪圈里干什么,还有一个细高个的人在旁边指挥。手电光忽然晃到了那个细高个人的脸上,二狗终于看清楚了,那是田堂哥。

二狗牙都气裂了,两排牙磨得咯咯作响。想开门,可双手却颤抖的厉害,整个身子瘫软在了地上。等二狗再次爬起来时,院子里已没了灯光,也没了声响,只是黑漆漆的一片。二狗赶忙开门,朝后院猪圈跑去,猪已不见了踪影,用火柴擦燃一看,满地都是血,猪是被捅死后架出去的。二狗艰难的挪动着步子,走到娘的房门前,门还锁着,娘还没有回来,二狗连饭都没有吃,躺在沙发上低泣起来。不到半袋烟的功夫便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二狗早已坐在了派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