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他知道父亲去上海了,只有母亲在家,这个时候发现自己没回家,应该会叫人找,便在坑底做一些运动,暖暖身子,等找来的人搭救自己。

坑底中间是树枝树杈,他便在四周稍微干的地方跑动跑动,这一跑,还没跑几圈,突然,脚下又塌方了,这次毫无征兆,一下就是随着下陷的泥土山石“哗啦啦”一路滑落,也不知道滑下去多远多深,身上到处划伤,到底的时候,人也昏迷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甄大根醒了过来,眼前一片漆黑,想坐起来,却是感觉浑身疼痛。

又歇了好一会儿,甄大根忍痛爬了起来,在黑暗中四处张望,却发现不远处黑暗中有两点极其微弱的光亮。

他吓了一跳,以为是什么虫兽之类的眼睛,是一动不敢动,过了会儿,那两点光亮还在那儿,便壮胆在身边捡了石块丢过去,丢了几次,都没有动静,这才敢慢慢靠近。

靠近后,伸手一摸,才发现是用什么东西包裹的小箱子,解开包裹物,那两只发光的东西就是镶嵌在箱子上的,看样子竟是什么动物的眼睛。

凭手感,箱子是用竹篾编成,也没挂锁之类,只用一根竹签做了个插销,拔开竹签,打开盖子,伸手进去,竟是两本线装书,而纸质柔软,带有一股霉味,却是完好无损。

甄大根将书放好,再次包裹,拎在手里,在黑暗中也不敢四处走动,怕再次遇到塌方或掉入什么洞里,便靠着一处石壁坐了下来。

村里的人,在天亮后发现了那个深坑,也发现了那个塌下去的洞,便用绳子吊人进入,终于将差点冻死的甄大根救了上来。

甄大根大病一场后,看到了床头小桌上那只已被打开的竹箱,两本线装书仍在。

山民淳朴,看书是甄大根捡到的,也不是什么值钱之物,并没有起觊觎之心。

包裹物是一块黄绫,而竹箱盖上那两粒貌似动物眼睛的发光物却不见了,不知是不小心脱落,还是被人取走。

甄大根也没在意,便翻看起那两本书。

两本书一厚一薄,封面上都是用小篆写个两个字。字认识他,他却不认识字。

其中厚书里面的内容全是小篆所写,虽然甄大根也是初中毕业,但看的却是十个字中有九个不认识。

而薄薄那本并且后面还有好几页空白纸的书,却是让甄大根感到奇怪,里面的内容却是字体混杂,篆、楷、隶、行、草,甚至还有魏体,还有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字体。字写的忽大忽小,忽歪忽斜,好似信手涂鸦一般,甄大根对书法不甚了了,也看不出写的好坏,便关心书的内容。

根据字面意思,甄大根猜了个大概,这薄书的内容讲的是人体经脉,但语句实在是晦涩难明,就不是他能看明白的了。

甄大根翻看了好几天,实在是看不明白,便对这两本书失去了兴趣,丢在了一边。

而这几天,村里的村民想看看洞里是否还有其他东西,纷纷到那个洞里去探询。

却没想到,到洞里一探,洞沿着山势蜿蜒曲折,不知道有多深,并且里面山石嶙峋、地势陡峭,也湿滑无比,不但啥也没找到,还摔死了几个人,这一下,便再也没人敢进去寻“宝”去了。

甄大根得知后,心里暗笑,就是两本破书而已,你们还想找到金银财宝么?

不过,却再次让他想起那两本差点被母亲拿去当柴烧的线装书,那次掉入洞内差点没命,得到这两本书也算是有缘,还是再看看吧,或许发现藏宝图什么的也说不定。

这次甄大根有自知之明,那本薄书反正也看不懂,就放在了一边,而是查字典翻资料,对那本厚书开始了“小篆”翻译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篆绝大多数字查证了出来,虽然还有很多字没法查证,但也能大概看明白了意思。

厚书封面上两个字是“药典”,详细罗列了一千多种药材的物种及分类、形貌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传统用药经验等。有些还列举了例子,例如:普通地貌采摘的红花,仅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破血的功效,但极端的环境(如高寒、干旱)中采摘的,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心的作用。

薄书封面上的两字是“经脉”。

不过,却从头到尾没法得知这两本书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书,是谁留下来的。甄大根开始潜心研究《药典》,也没去多想。

上部:成长

042 联赛' TOP '

'更新时间' 2011…01…06 12:02:50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