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舅舅家有两孩子,是龙凤胎,比甄圈圈小两岁,早半小时出来的女儿叫张小凤,儿子叫张小龙,今年也都十八岁了,跟吴昊一样,都是今年参加高考。由于舅舅在华阳县城一家超市做了多年的保安,得到老板的充分信任,被提升为保安经理,为了更好地工作,也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在县城买了一个六七十平的二手房,离开了山村。

保华乡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山路也不好走,自从甄圈圈上高中那年,舅舅家进城后,除了逢年过节,两家人来往也不密切,甄圈圈跟两个老表关系也不是那么热络。正应了那句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话虽如此,但割不断的亲情还在,由于甄圈圈外公去世的早,外婆常年哮喘,卧病在床,长年累月基本是舅舅、舅妈照顾着外婆,特别是搬去县城后,甄大根夫妇更是照应的少。

百善孝为先,一贯将传统伦理道德当作行为准则的甄大根,总是感觉对陈秀清夫妇亏欠许多。

鉴于此,陈秀清夫妇说啥,甄大根夫妇基本有求必应。

当慕容小倩推开车门下了车,看到围上来的一张张热诚而好奇的脸,从不怯场的她,一下见到甄圈圈家这么多家人,显然是始料未及,顿时有点手足无措,只有堆出一脸的笑意,紧紧拉着慕容小环的手。

慕容小环完全没有慕容小倩的紧张心理,笑嘻嘻地东张西望,寻找大伯大婶的身影。

甄圈圈一下车,他引起的震动比在周围人眼中无异于天女下凡的慕容小倩和慕容小环带来的震动更大,周围吱吱喳喳声响起一片。

不是说圈圈回来么,这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是谁?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甄圈圈原本土里土气,但经过大学半学期的洗礼,特别是在法国这段时间的历练,整个人气质和气势完全变了,哪里像是山村出来的孩子,倒是像大城市里有钱人家的公子哥。

忙着招待亲戚朋友的甄大根夫妇,这时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

甄圈圈虽然像换了个人,但即便是烧成灰,甄大根夫妇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不是我儿子还是谁?

甄圈圈早迎了上去,大声叫道:“爸——妈——”

甄大根乐呵呵地抓住甄圈圈手,看了两眼,貌似颇为满意地点头笑道:“好好,回来啦……”

而陈秀萍显然对甄圈圈变帅了毫不理会,颤颤地伸手摸着甄圈圈有些削瘦的脸,满脸心疼道:“圈圈,在外面吃了不少苦么?咋瘦成这个样子了?”

甄圈圈伸手揽着陈秀萍的肩头,笑嘻嘻道:“妈,我可没有吃苦,以前不是太胖了么,减肥减的,呵呵……儿子现在不是蛮好?”

这时慕容小环已拉着慕容小倩走了过来,甜甜叫道:“大伯好,婶婶好,嘻嘻……这是我姐姐……”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环环的堂姐,慕容小倩,”慕容小倩微微有点脸红地点头道。

甄大根点头呵呵笑着,陈秀萍已是一手一个拉着她们往屋里请,一脸关心道:“小倩,小环,你们这一路肯定辛苦了,快进屋喝点茶水歇歇……”

甄圈圈回身要去车里取东西,这时候一帮表弟表妹早围了上来,嘴里亲热地叫着“表哥”,七手八脚已将东西从车里拿了出来,众星捧月般拥着甄圈圈三人进了屋内。

中午的酒席满满当当有三大桌,还算宽敞的客厅显得有些拥挤。

甄圈圈是今天当仁不让的主角,而不离他左右的慕容小环和慕容小倩自然也沾光坐在了满桌男人的主桌。

在保华乡一带,流传着麻雀也能喝四两的说法。

甄大根知道儿子能喝酒,目前为止,可是在保华乡一带喝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主桌上除了甄大根和三个姑父、一个舅舅外,其他两个人是甄大根多年的好友,比较能喝酒,特意叫过来陪自己儿子的。

甄圈圈当然认识,一个是承包了村里绝大部分果园的吴良玉,另一个是退伍后在村里开了个石灰厂的陈福根,两人跟父亲有十几年的交情,按辈分都是自己的叔叔。

这一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从十二点多是一直喝到了下午三点多,只是饮料作陪的慕容小倩和慕容小环早就离席围着陈秀萍转了一圈后,被陈秀萍推进了甄圈圈的房间,非让她们休息休息。

甄圈圈这次去国外那么长时间,过年也没回来,他从未离家这么久,让甄大根夫妇实在是想念的紧。

高兴的心情感染了所有人,主桌上的男人几乎都喝高了,说话声都比平时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