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谢明玉的几句话说的伊娜的脸一阵青一阵白,轻轻地咬了咬下唇。

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绍云霆那货去找到她让她过来的。还说不管说什么,都一定要跟谢明玉说上几句话,最好是面带笑容然后表现的亲近些,这样他就能保证谢安两家的人很快就能找她的家人商量他们两个的事情了。

谢明玉爱齐小乐算什么,只要谢家人不同意,那些都是浮云。见过几个跟家人闹这事能闹赢得,即便是有的时候能赢了,可是那也是暂时的。

谢明玉的情况更特殊,从小没有父母,被爷爷和外公抚养长大。两个老爷子都那么大把年纪了,如果谢明玉再跟他们横,说不定一横就能把两人横的倒下。所以谢明玉心里也明白,不会太抵制。

只要他稍微松口答应了,凭着她的能力,还能没自信让谢明玉爱上她不成。

几句话说的伊娜心里活泛了,想想也是,自己爷爷也来了。昨天看到谢明玉,那是一个满意,满意的立刻都想去北京谢家提亲去。既然谢老爷子已经来了,何不趁这个机会就把这事说说。

所以才冒着被谢明玉嫌弃的压力,凑到谢明玉身边,然后跟他说了这些。

一开始谢明玉还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厌恶感,一直到她不停地向他靠近,谢明玉不停地往一边退,这才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弄得伊娜一个大红脸,偷偷地将目光看向后面不远处的绍云霆。绍云霆跟她眨了眨眼睛,然后用手做出一个OK的动作来,伊娜这才心里长长地松了口气,赶紧离开这里。

再待下去,别说谢明玉会厌烦她,她自己就会厌烦自己,没脸没皮的不知羞耻。

上午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一共三场比赛,名扬险胜一场。

毕竟人家是访问团,是交流会,打的是友谊赛。名扬的学生不好表现的太张扬,显得以多欺少。而英国的学生也没有因为赢了而就得意,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还在散了之后和对手一起讨论各自的方式和实力,都高兴的不得了。

比赛结束后是用午餐。午餐就是在名扬里用的,名扬的厨艺一向是有口皆碑,所以只是给访问团准备了一间单独的套房,倒是并没有在吃的上面再做文章。有沈然和谢明玉作陪,还有伊娜也陪着,毕竟也有女孩,交流起来也方便。

到了中国自然也就要遵守中国的规矩,饭桌上用的都是筷子。想必是这些学生们来之前都有学过的,不过还是有些生疏,最重要的是觉得诡异。但是也都坦然接受了,倒没什么大问题。

国外的餐桌上一般都是食不言,并且不能发出声音。虽然像谢明玉他们这些大家子弟也是有这个讲究的,但是没有讲究的那么厉害。主要还是以一个热闹为主,而这个任务自然是交给沈然。对于饭桌上的一些应酬,他要比谢明玉懂得多得多。

而且在此之前,他还专门对饮食方面研究了一番。讲起来自然是一套一套的,而且又善于组织语言。看的那十六名学生目瞪口呆,然后一脸垂涎欲滴地看着看着沈然介绍的菜。

沈然首先介绍的一道菜是“佛跳墙。”

就听他淡淡地说道:“这道叫做佛跳墙,是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肴。据传,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福州扬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请布政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荤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事后,周莲带衙厨郑春发到官银局参观。回衙后,郑春发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效果尤胜前者。

一八七七年,郑春发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后,继续研究,充实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浓郁,广受赞誉。一天,几名秀才来馆饮酒品菜,堂官捧一坛菜肴到秀才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秀才闻香陶醉。有人忙问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于是秀才即席吟诗作赋,其中有诗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弹跳墙来。〃众人应声叫绝。从此,引用诗句之意:〃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

说完之后又指着另一道菜道:“这道菜叫做东坡肉,杭州名菜。中国著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传说着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这个人最喜欢吃猪肉,他还有一首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能煮。漫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这首诗道尽了烧肉的真谛,后来他又改进了做饭,将水换成了绍酒,绍酒是绍兴特产的酒。总成黄酒,也叫老酒,煮出来的味道自然上乘美味。”

沈然成功地看到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