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少数民族姑娘和小伙子为他们奉上的歌舞表演大餐。

掌声雷动,热情的当地人邀请游客上台互动,袁虎一本正经的对主持人推荐王澎,大言不惭的为王澎编造了一个绥阳县县长的身份,主持人不敢怠慢,盛情邀请王澎上台说几句,一队的员工们看着把玩笑话当真的主持人和涨红了脸,被观众席上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逼上台的王澎,狂笑不已。王澎不愧是领导,扮起县长来有模有样,拿过麦克风先是代表一队这个小团队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接着对景区的自然风光大加赞赏。苒诺看了看坐在身后的其他游客,窃笑着对吴翠翠说:“估计人家一点也没看出来,台上站着的,是个假县长。”

音乐声起,姑娘小伙儿们和着竹竿响亮的敲击声跳起了竹竿舞,袁虎第一个跳上了台,踩着欢快的音乐,随着竹竿的开合,手舞足蹈的加入到竹竿舞的队伍中,有人拍手叫好,有人上台表现,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回程的车上,大家都神采奕奕,尽管第二天,一队的员工们都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各司其职,可这短短两天的户外放松,让大家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看到了自然原始的风光,旅途中的放松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这就算是为明天能更好的工作充足电吧。

娱乐场

供矿一队,在每一年春末夏初或炎夏,都会组织大家出去玩,通常由某一个班组或个人发起,以班组为单位的,会邀请相邻的班组一起参加;而个人,就全凭自己的人际关系了,人际关系好的人,响应的人就多。这样的出行,通常是AA制,无论是租车、私车加油、吃、住、行都是大家平摊。

第一次集体出游,苒诺是跟着机采班一起去的,去紫云的格凸河,由于走错了路,一直到下午5点才到,饿了大半天,一路上只有矿泉水和小零食充饥。好客的老乡,用自家熏制的腊肉、香肠、腊排骨、还有放养的土鸡、昨天夜里从河里打上来的鱼以及自家地里种的蔬菜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车上颠簸了7个多小时的大家,对着这顿丰富的大餐,狼吞虎咽起来。吃过晚饭,大家赶着去看蜘蛛人徒手攀岩,去看燕子洞……8点过,伸手不见五指,没有月亮,只有天上的星星和附近零星几家农户昏暗的灯火陪伴着大家,大家坐着小船,到河对岸的老乡家休息,刘芷悦和苒诺睡在车里,整个晚上,老乡家的狗吠和田野里的蛙叫声此起彼伏,苒诺透过半开的车窗看到了萤火虫,在夜幕中闪闪发光,煞是好看。第二天,参观洞葬的时候,苒诺看着洞穴里已经被破坏的棺木,和洒落在地上的骸骨,两腿直发软,她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两天时间,疲惫不堪。

第二次,是苒诺他们班组和后勤一起,去福泉的蛤蚌河,去的那天早晨下很大的雨,一路上天都阴沉沉的,可一到漂流的地方,就雨过天晴了。蛤蚌河的水流不大,有很长一段距离水很深,必须倚靠双臂的力量将皮筏子使劲往前划。漂到终点,已经是6点过了。吃完晚饭,景区里有篝火晚会,疯够、闹够了,已是深夜。第二天,大家打点好随身带的物品,准备沿漂流的线路走出景区,可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景区的工作人员上前劝阻准备离开的苒诺一行人:“景区里都是石山,现在雨那么大,山石随时会被雨水冲下来,为了你们的安全,你们最好明天再走。”“我们必须今天赶回去,明天得上班。”他们坚持要走。在路上,果然遭遇了山石滚落的袭击,有惊无险,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人受伤。一路上的好风景因为暴雨的连连造访,让大家顾不上流连美丽的景色,急急忙忙的赶路,小桥流水人家,只能匆匆一瞥。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走到了景区大门口,尽管所有的人都用上了雨衣或伞,却仍然全身湿透。这次的旅行,以人人成了落汤鸡告终。

第三次,是供矿一队组织游桃源河,各班组员工自愿参加,可携家属同往。桃源河距KG一铝不到20公里,集湖、山、河、泉、瀑、峡、化石等各种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一路上,植被繁茂、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桃源河的河水非常清澈,河水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此起彼伏,时不时出现的小落差,让大家惊叫连连。在苒诺看来,漂流一定要人多才好玩,除了看峡谷地带的风景,享受扁水的乐趣,最过瘾的就是打水仗了,管他认识不认识,一见面就拿着安全帽舀水开泼,实在来不及,干脆扔下安全帽直接用手,如果树敌太多,就老老实实的呆在皮筏子里,闭上双眼,安然享受四面八方投来的水弹。这一次,所有的人都玩得很尽兴,在乘电瓶车回停车场的路上,苒诺看着河道里漂过的橡皮筏和嬉戏的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