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他不由细细回忆起罗子默的样貌来,面容刚毅,皮肤微黑,寡言少语,一身正气。

的确有些眼熟。

皇帝犹豫着说道:“母后不说我还没有想起来,这样一说,我倒觉得这罗子默眉眼之间有些像善嘉大长公主。”

太后微微一笑:“是像善嘉大长公主,但更像先帝”。

先帝在世的时候,善嘉大长公主就十分得宠,除了她是先帝头一个女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五官随了先帝,因此很得先帝的疼爱。

其实刚才皇帝也看出来,但是话到嘴边却转了个弯,这话也只有太后敢说。

皇帝一凛,一时间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太后却叹了一口气道:“这个罗子默,应该是皇家血脉”。

“母后是说,这罗子默是先帝的血脉?”

“他不是,但是他的母亲,极有可能是先帝的血脉。”太后看着皇帝说道:“你还记不记得,先帝临终的时候,曾经托付过我帮他找一个人 ?'…87book'”

皇帝点了点头,他自然是记得的,那个时候,先帝已经病入膏肓,话都说不清楚,只拉着太后的手说了几句含含糊糊的话,他还以为那时先帝病糊涂了说胡话呢!

“母后,父皇当初让你找什么人 ?'…87book'”

“这事要从很多年前说起了”,太后顿了顿说道:“那个时候,先帝还未登基,皇储也未定,先帝也并不是最被看好的皇储。那个时候,黄河闹水患,死了无数黎民百姓,宣德皇帝很是焦心,从国库里拿出二十万两官银去救灾,可是却被底下的官员贪墨了。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后来又发生了时疫”。

这事情他也听说过,还被载入本朝书中。

“嗯”,皇帝点点头道:“是先帝自请为特使,以身涉险查出了贪墨的官员,还揪出了好几个与此事有关的人,其中不乏一品大员,甚至还牵涉到一位皇子”。

“你说的没错,不仅如此,先帝还在京城筹集募捐,用来救治灾民,更从一个神医手中找到一个治疗时疫的方子,解决了当时的燃煤之急。也正是这件事,让一众朝臣对先帝刮目相看,后来,先帝接着又做出了几件令人敬服的事情来,宣德皇帝便于两年之后封先帝为皇太子”。

“父皇丰功伟绩,实在令人佩服!当时局势那么混乱,父皇却力挽狂澜,若不是父皇解决了时疫,恐怕要死许多无辜的百姓了。所以,现在黄河附近,还能见到当时的人给先帝建的祠堂”。

“先帝所作所为的确令人佩服,当时跟随先帝一起的臣子在先帝登基之后也跟着荣升,却有一人没有被封赏”。

皇帝忙问道:“是谁?”

“是那个神医!”太后说道:“说是神医,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她的闺名叫做季月娥。季月娥跟在先帝身边,进进出出帮着先帝救治得了时疫的灾民,人人都以为她是先帝的婢女。所以,人人都当那方子是先帝找来的,其实那方子实实在在是出于她之手”。

这一点皇帝倒是头一次听说。

“季月娥长相俊美,又长在乡野,是个聪明活泼又心思单纯的姑娘,跟咱们宫里面的女子很不一样。孤男寡女共处,先帝自然是动了心。而先帝是天潢贵胄,季月娥自然也爱慕先帝。在南边治理黄河一年多,等先帝回京城的时候,就带着那季月娥一起回了京城”。

“当时姐姐已经跟先帝成亲,作为皇子妃,她与先帝刚成亲半年,先帝就抛下她一个人独守空房去了灾区。她虽然委屈,但是也一心盼着夫君能建功立业,她怀揣着担心,日日期盼夫君平安。所以当先帝带着季月娥回京的时候,她的失望可想而知。”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姐姐与先帝是青梅竹马的感情,从小一起长大,刚刚成亲没多久,夫君一走就是半年多。这心中绝不是委屈二字能说得尽的。姐姐闹归闹,生气归生气,但是看着先帝为难,心中不忍,到底点了头。谁知道,那季月娥竟然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那个时候,姐姐才是先帝明媒正娶的王妃,王妃没有生子,而侍妾就先怀孕,于礼制不合。若是季月娥真的把孩子生下来,若是个女孩还好,若是男丁,那姐姐以后在一众王妃妯娌面前如何能抬得起头?

先帝自觉心中亏欠姐姐,便要求那季月娥将胎儿打下来”。

太后说了这里很是惋惜:“那季月娥虽然年纪不大,为人单纯,却是个刚烈的性子。得知先帝家中已经娶妻的时候,就曾经自请离去。是先帝舍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