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约旱某怠�

许行舫怕牵动林岚的伤处,将她护住。

林岚示意他不要着急,转头对围着他们的人一笑,用当地的方言说:“我们是本地人,大家就不用这么客气了。你们这么多人围过来,我们只能坐一辆,你们说坐谁的车好?”

那些拉客的人一听,摇了摇头,笑嘻嘻散开了。其实从这里出发,到全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五块钱。

林岚也一笑,就和许行舫上了排在站口的三轮车队的第一辆。

小镇的三轮车都是统一刷成红色的,车夫坐在前面,后面是一张有靠背的软垫,两个人坐刚好,头顶一个塑料棚,晴雨两用。以前都是人力踩的,现在大多都改成电动的了,林岚很赞成这样的改动,否则光靠人力踩动,天气好还好,遇到刮风下雨,烈日高照,每坐一次,就会产生类似于压榨旧社会黄包车夫的罪恶感。

“走哪儿啊?”听到了刚才林岚的话,车夫笑嘻嘻回头用当地土话问道。

“我们要去东山村,麻烦师傅给我们送到镇东的候车点。”林岚也用土话回道。

“好叻……”车夫一拉把手,三轮车就一溜烟跑开了,一边跑,车夫还一边说,“这位细囡啊,你说你是我们当地人,可我在这里跑了十来年的车了,可从来没有见过你啊。”

细囡在当地土话里是年轻女孩的意思。

林岚笑眯眯地说:“我小时候就到别地去住了,一年难得回来一趟,你面生也是难免的。”

车夫恍然:“怪不得哩,我说你一看就是大城市里出来的,怎么会是我们镇上的。原来这样啊。”

许行舫惊讶又好笑地看着林岚,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林岚,你怎么还会说这里的土话啊?不会也是你那个朋友教的?”

“是啊,就是她教的。你也知道,我是语言天才嘛。”林岚大言不惭。

许行舫却相信了,不再追问这个问题,而是打量起四周的小镇风貌来了。

其实和H市相比,这个南塘镇实在是小得可怜,也乱得没有章法。街道两边,种了一些瘦弱的小树,枝叶上落满尘土,显得无精打采,路上不时横七竖八停了几辆汽车或者三轮车,将本来就不宽的街道挤得更窄了,两边店铺林立,大大小小,“老王肉骨头汤”店旁边是手机卖场,手机卖场旁边是个茶叶店,接下来又是个卖香烛花圈的……林林总总,一条街下来,一个人生老病死需要的东西,几乎通通可以买得到。

林岚对此已经见惯不怪了,而从小在中心城市长大的许行舫却是饶有兴趣,东看西看个不停。

“到咯!”路其实并不远,车夫叫了声,从车上敏捷地跳了下来,“三块!”

林岚递给他一张五元:“谢谢师傅,不用找了。”

车夫嘿嘿地笑了起来。

林岚和许行舫站到了一个简陋破旧的候车亭里,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每过半个小时,就有一辆通往东山村方向的乡间小巴开过。可能上辆车离开有段时间了,没过一会,就看见一辆半旧不新的小巴士开了过来,他们上了车。

现在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车上乘客并不多。林岚刚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一眼就看到了右边靠车窗的一个中年妇女,不就是她村里的香玉婶吗?她还是和以前一样,黑黑胖胖的。

“香玉婶!”林岚一时忘情,脱口而出,话音刚落,突然想起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林岚了,香玉婶怎么可能认识林仙瑞。

果然,香玉婶转头看了林岚半天,才说:“这位姑娘,我以前好像没见过你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林岚笑着说:“哦,您是东山村里的香玉婶,对吧?是这样的,我是你们同村的高老师家的大女儿林岚的好朋友,她以前跟我说过,住在她们家旁边有个叫香玉婶的,跟她们家关系很好,我刚才看见你的样子和她以前跟我说的差不多,所以就一下子叫了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香玉婶很高兴,“林岚那孩子我从小就看着长大,又聪明,又孝顺,还在联合国总部当翻译呢,可了不起了,她有跟你提过我啊?也不枉我小时候疼她一场。”但很快,她的脸色就阴了下来,“唉,可惜啊,好人不长命,这么好的女孩子,居然这么早就走了,死得这么惨,连身体都找不回来了……”

看着她难过的样子,林岚的心不自觉地抽紧了,她的左手紧紧抓住衣角,衣服都要揉皱了。

她自己并没有发觉,但坐在旁边的许行舫看到了,轻轻地拍了下她的手。

林岚对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