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最后,家里的每扇窗子上都贴了各种不同的剪纸,父亲也在门口新贴了红底撒金片的春联,看起来一片喜气。林珊突然搞怪,跑到隔壁香玉婶的家里,等回来时,手里就多了好多的单联,原来都是央写得一手好字的香玉婶的老公代写的。只见她到处张贴,每个房间门口都有一张“抬头见喜”,门的对面贴了“出门见喜”,炉灶上“旺气冲天”,院子大门里面是“满院生金”,就连掉光了叶的老槐树上,也被她贴了一张“根深叶茂”。看着她叉腰欣赏自己杰作的得意样,林岚笑了老半天。

平日每逢农历二,七,来自四面八方村镇的人们就纷纷到中心镇南塘赶集,现在到了二十七,是年底前最后的一个赶集日了,林岚和林珊陪着母亲一起到了镇上,只见街道两边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年货的摊子,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在拥挤的人潮里挤了半日,买了麻糖,瓜子,猕猴桃干,菠萝干等做过年客人来的零嘴,地瓜干,花生就不用买了,家里都是自晒自炒的,味道绝不比买来的差,尤其是地瓜干,一口咬下,又软又糯又甜,两姐妹都很爱吃。

林岚看见有个卖鞋的,外面是牛皮,里面衬了厚厚的羊羔皮,看起来很暖和,路上踩雪水也不容易湿,就给父母一人买了一双,林珊则像个小孩子,专门拣好玩的看,一圈逛下来,左手拎了个袋子,里面一个矮矮圆肚的金鱼缸,游了几条尾巴飘飘洒洒的红鱼,右手是一串糖葫芦,已经咬掉了两个。

抽空,林岚又去镇上的快递公司,将村长和校长联合出品的小学建设预算方案寄给了许行舫,他现在暂时托管这个基金会,当然也有专业财务人员进行每笔资金的审核和发放。本来按照目前的东山村小学的学生规模,全部六个年级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个班级,建造一幢四层,每层三个教室的楼房就足够用了,但林岚建议他们把教师办公室,外地老师宿舍,操场改建,必要的设备添置以及以后可能的扩招都考虑进去,一番商量,几经修改,最后就出炉了这么一份报告,看得出来,校长对今后自己可以一个人拥有独立的办公室非(霸气书库…提供下载…87book)常满意。

看看已是中午了,三个人竟然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街边的每家饭馆都是生意爆满,最后找到家看起来还整洁的面馆,站着等了会才轮到空位,吃了三碗面,三个人满载而归。

忙活的日子过得总是特别快,转眼已是大年三十。到了下午,林岚伯父和叔叔一家携家带口地先后来他们家准备吃年夜饭了。伯父一家就住在村尾,叔叔却是好几年前就搬到镇上了,往年倒没怎么样,今年,一来是怕失去女儿的高老师两口子在节日里触景伤感,二来是听说家里来了个要捐资建学校的客人,而且还是个明星,特意赶来看看热闹,所以三家大人一商议,干脆都到老二家一起吃年饭得了。

大伯家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叫林刚,是林岚的堂哥,女儿叫林敏,比林岚小两岁,不过都已经成家,林刚有个儿子,今年七岁,林敏的女儿五岁。小叔家里也是一个儿子,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叫笑笑,今年才三岁,满地乱跑淘气得很,是全家的宝贝疙瘩,因为超出计划生育还被罚了一万块钱,另外还有个堂妹林佳佳,只比林珊大一岁,还没嫁人,但已经订了亲,男方就在山外南塘镇上。

家里多了五个孩子,一下子热闹得不得了,此起彼伏地都是叫嚷声,一会儿哥哥欺负我了,一会妹妹抢我的东西,只把林珊这个临时保姆累得像狗一样跑来跑去地维持秩序,她倒也乐此不疲。

母亲和两个妯娌都在厨房忙着准备晚上吃的东西,父亲带着家里的男人们在搭台打牌,林岚则被她过去的堂妹林敏和林佳佳围住,好奇地打听这个,打听那个,林佳佳居然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笔记本,请林岚帮她签名。

天黑了,一大家子就围坐在桌子前,吃着满桌热腾腾的饭食,饺子,年糕,那是过年必备的,鱼也是不可少的,又蒸了花馍枣山,炖了自家后院的芦花母鸡,母亲几天前就酱好的猪头肉,再喝着自酿的米酒,真是其乐融融。

吃完饭,小孩们就眼巴巴地看着大人的衣兜了,等着发压岁钱。等大人们发了一圈,林岚也拿出早就备好了五个红包,一人一个。小孩们多拿了份意料之外的红包,乐得欢呼一声就转身呼啦啦地集体消失不见了,大人耳根这才安静了下来。林岚的嬷嬷和婶婶都是老实人,有些不好意思,连声道谢。

接着就是守岁了,其实也就是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面,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花生嗑瓜子地闲聊。林珊嘴快,没看见林岚使给她的眼色,其实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