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风。

也就是在这之后,历任的铃木家家主,都自称杂贺孙一或杂贺孙市(铃木家嗣子的通名叫做孙一郎),以宣示自身在杂贺众的头领地位……

“但是,纪川之北的宫乡、南乡和乡却没有皈依,依然保持着真言宗信仰,并且和名草郡以东的那贺郡根来寺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得到根来寺方面的配合,让这三乡降伏于我,并且和纪川之南的杂贺莊、十之乡决裂,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最后我解释道。

……,……

大约走出十来公里,我们越过风吹峠,很快就进入了根来寺的门前町。根来寺拥有守护不入、检断不入和诸税不入的特权,在寺领之内完全是自成一国,拥有自己的各种行业和各类设施,并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保持严格的立。领内的防务、各种杂务、门前町和寺内町的管理,全部由从属于各个坊、院的低阶僧众负责,称为行人方,大名鼎鼎的根来众,主体就是负责寺防务的杉之坊津田家、泉识坊土桥家所率领的行人方僧众。

与行人方对应的是学侣方。他们是寺的高层,原本是专注于佛法修行的僧侣(但是现在……),之后因为自身的种种宗教特权,从各领主那得到供奉或者寄进的土地,聚集起庞大的寺领(最高时根来寺寺领达到七十万石)。而附近的地侍也乐于将土地或者家的子弟交给寺院,从而获得守护不入、检断不入和诸税不入的权利,自身也摇身一变,成为津田家、土桥家那样为寺院效力的行人方世袭高层。

我们这一行人,一望而知都是武士,走在门前町很有些惹眼。不过,只要我们不闹事,寺院方面是不会干涉的,而且也不会在意我们的身份,正如町前所书的“来者不拒,入者不问,留者不查,去者不追”四句那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是非常自由的地方,是有别于时间的别样天地。

一直到了行者堂附近,即将进入寺本坊,才有知客僧前来,向我们询问道:“几位施主前来,是祈愿?是还愿?还是奉佛?烦请告知小僧,让小僧代为引导如何?”

我转头看了看,行者堂一带很有一些人,但似乎只有我们一行有这个待遇。

信景也现了这一点。他的口快,立刻直言不讳的问道:“这位师父,佛门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为什么单单招待我们呢?”

“小施主问得有理,”僧人双手合十,微微露出笑容,“虽然众生平等,广开方便之门,但是毕竟诸门有别……几位身份不俗,行色匆匆,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自当格外对待。”

“是这样啊,”我笑着点了点头,指了指信景,“此番前来,算是为犬子还愿吧”

“但不知是哪一院哪一堂?”僧人问道。

“贵寺学头专誉大师,是在哪一院哪一堂修行?”我反问道,并且向他解释,“当年犬子出生时,曾蒙专誉大师赐福;如今犬子已经元服成年,故而特来还愿。”

“小僧明白了,”僧人态度变得更加恭敬。如今在出生时能够接受高僧赐福的,至少应该是一方的大豪族:“专誉大师在大佛法院修行……请几位殿下随小僧过来。”

不久,我们一行到了寺心的大佛法院。这是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院,是根来寺开山之祖觉鑁统辖高野山时,奉鸟羽上皇的院宣而建。觉鑁离开高野山、另在根来寺创建新义真言宗后,过了一百五十余年,当时的高野山学头頼瑜将大佛法院寺籍转移到根来寺,成为根来寺诸院之。

我取下信景颈间的护符,交给大佛法院的知客僧,让他转交给作为学头的专誉大师。没多长时间,专誉就和知客僧一起来到了大堂,请我和信景进后殿叙话。

“真没想到,竟然是淡路殿亲自前来,实在是让贫僧大吃一惊啊”专誉摩挲着手的护符,话语既有惊讶,也有好些感慨。

这个护符,是他亲自制作、开光和持诵的,自然和一般的大路货不同,一看到护符的形制、材质和符,他立刻就能分辨出来。

当初重金请他为景次郎祈福时,他尚在大和长谷寺修行,而我也不过是拥有两万多石领地的蟹江城主。如今十二年过去,各人的境遇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第一百一十四章:纪伊征伐(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纪伊征伐(下)

“应该的,”我笑着叫过身后的信景,“这是犬子信景,几天前刚刚元服……能够这样诸事平安,无病无灾的长到现在,是多亏了大师的佛法护佑啊。”

信景十分聪敏,听到我的话,立刻俯身拜了下去。

“贤父子太客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