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杨华沉吟道:“可是对方兵多……”

这时,司马嫣忽然抢过话头说道:“我有办法!对方并不知道我方将勇,一定首先认为我们会去断其粮道,我们就派出一支偏师,虚张声势,往葭萌关进发,吸引敌人兵力。然后,主力便直取汉中城下,与他力战!”

杨华心中不禁暗自吃惊:“司马氏后人,果然个个不赖,真是‘有种’啊!”他赞扬道:“真是好办法!不过……我方将少,又要与敌力拼,谁来带领这支偏师呢?”

徐庶笑道:“既然正面战场是力拼,用不着我,那么就由我去带领这支偏师吧!”

杨华大喜道:“好!就这么办!元直兄你领一个师三千人马往葭萌关进发,便宜行事。其余人马,在此休整半日,然后,直趋汉中城下!”

……

第三十章 “邓艾之路”

汉中城外,杨华率军一万多人与庞义部队交锋。两阵对齐,魏延拍马舞刀,出阵喝道:“我乃前将军魏延是也!何人有胆与我一战?”

魏延当时名不见经传,而当时赫赫有名的刘备也不过是“左将军”,庞义见到对方军中一个小伙子竟自称“前将军”,只道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辈,心中暗笑,回顾左右道:“你们谁去会会这位‘前将军’?”高沛应道:“待我去会他!”他刚在葭萌关斩了杨昂,自视甚高。

话音未落,手下一员牙将却道:“杀鸡焉用牛刀?让给我吧!”遂出阵而去。

魏延一看来人架势便知是个雏儿,心道:“我即使步战也能胜你!”二马相交,对方一刀砍来,魏干脆不去舞刀相迎,只是圈马,一个蹬里藏身,躲入马腹,顺手抽剑,在对方马腿削了一下。那敌将一刀砍空,忽然马身一歪,将他头冲下掀翻在地,猝不及防,竟然扭断了脖子。

魏延哈哈大笑,重新翻身上马,说道:“还有谁来?”高沛大怒:“竖子竟敢使诈?看某家取你项上人头!”跃马挺枪而来。

魏延拔马便走,高沛只当对方心怯,紧紧追赶,却被魏延突然使出一招“拖刀计”,立斩马下。魏延随即圈马喝道:“庞义!别让这些虾兵蟹将出来送死了,有种你自己出来!”

庞义心道:“看你这两阵,只是连番使诈,未必便有真本事!我若再不出去,只怕军心动摇了!”于是披拭挂上马,舞刀迎来。

魏延奋勇相迎,两人战不十合,庞义早已是只有招架之力,并无还手之功了。

庞义的军师法正见状不妙,一使眼色,杨怀出列,拍马相助,但魏延抖擞精神,仍是攻多守少。这时孟达再出,却被杨华方面的寇封出列抵住。法正急了,请援军带队的雷铜再出。这边司马嫣一见对方如此不要脸,就掣出杨华为她特制的机弩,看得真切,一箭射去,雷铜急闪,不料这种弩箭速度极快,“哎哟”一声,仍是射中左臂。

庞义听得身后惨叫,略一分神,竟被魏延奋起神威,一刀挥为两段!杨怀哪敢再战,夹马便逃。杨华见机,大喝一声:“敌方主将已死,冲啊!”挥军掩杀过来。汉中城内,张鲁、张卫、杨任也一齐率军出城掩杀。

刘璋军队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法正眼看弹压不住,只得见机开溜,往葭萌关逃去。败军路上,又被徐庶埋伏截杀了一阵,待逃到葭萌关时,有组织的军队只剩了八千人左右,眼看葭萌关是守不住了,于是法正雷铜等率领残兵放弃葭萌关,退守剑阁。

杨华张鲁两军会于葭萌关,自有一番互相问候不提。此时张鲁却又雄心再起,说道,“如果趁势取下剑阁,俯瞰梓潼,刘璋就再也没有进犯汉中之力了!”

杨华原本想劝张鲁算了,但此时张鲁正在兴头上,这话说不出口。待要独自退军,又恐前功尽弃。想了一下,觉得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全力以赴,于是便与张鲁一起挥军直逼剑阁之下。

那剑阁却是山高路险,一夫挡关,万夫莫开。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这里。双方争持十日,张杨联军竟然未得寸进。好在张鲁粮食充足,军心才能稳定。在这一期间,杨华与张鲁就并教之事作了简单的搓商,决定战事一完,就招开四教归一大会,选举总教主。其实那不过是个形式,张鲁与杨华已经内定总教主由杨华担任,但这一战打下的刘璋地盘归张鲁(杨华鞭长莫及),张鲁则根据情况将大巴山以西,城固以东的部份地盘划归杨华以作为补偿。由于张鲁己看到了杨华军队的威力,因此这次联军的总指挥权归于杨华。

杨华军队被挡在剑阁,心中烦躁。问计于魏延徐庶,一时也没有好办法。这一天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