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背劢�模���槐壑�Γ�杂胫鞴�纬申鹘侵�疲 �

刘备同意道:“可以!我也十分惦记二弟方面,倘若稍有差池,却被刘琮夺了权去,大事去矣!”

于是,诸葛亮急驰而去,而刘备则下令,对所跟随的十几万民众进行编组,携民渡江!并给缺少衣衫的难民发送军服。

这一切,表面上看多么感人!谁不称赞玄德公“仁义擎天”?可他背后的真实用心却只有赵云等少数几人能够看到。呜呼!痛哉!这些被湮没的历史啊……

……

刘备携民渡江,自然是拖泥带水。当年他因“斩黄巾”立功而受封于朝庭,如今却自带一批类似黄巾的队伍而与正统朝庭对抗,虽然同样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荣辱,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大的历史讽刺!当然,由于他有过“斩黄巾”的经历,深知“乌合之众,可胜而不可败”的道理,也就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耐心去小心伺候这支庞杂的队伍。他的这一作为,看在百姓眼中,自然当成一种“仁义”,而他自己也有些沾沾自喜:“只是略施小计,稍鼓簧舌,就使十几万民众背井离乡,死心塌地地追随自己,既便张角复生也要甘拜下风吧?”他不禁深深体会到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唯上智而下愚不移!”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这些蒙头转向的百姓,就是自己的棋子。对于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岂能没有这类过人的智慧呢?

当刘备终于拥带着十几万之众扑到襄阳城下的时候,仍有几万落后的民众滞留在汉江以北。但此时曹操虎豹骑已经追到江边。曹仁见到满目都是难民,壅塞渡口难以通行,心下十分焦急。曹洪见机,大声呼道:“这干人等,全是火烧新野的暴民,敢于挡路者,杀无赦!”于是曹纯驱使虎豹骑胡乱冲上,见人就砍,杀得一路尸首,终于抢到渡口,开始渡江。

此刻刘备正在襄阳城下翻弄唇舌,诡称曹操兵马将到,特来协助刘琮守城,请刘琮开门接纳!刘琮哪敢出头?却由蔡瑁代为答道:“襄阳粮少,容不下这多人马,若想抗曹,请刘使君往别处去吧!”刘备大怒道:“你就不怕我十几万人攻城吗?”蔡瑁虽然暗地降曹,却也不敢公然得罪眼下貌似强大的刘备,于是在城楼上指着刘备后面说道:“你看那曹操追兵已来,使君若能战而胜之,我自然开门接纳!”

这时刘备的斥候也来报告,曹操派了五千精骑已经追过汉江!刘备心道:“只有五千,何足道哉?”急令张飞带领一万人马分兵抵挡,而刘备则开始做好攻城准备!张飞的这部份兵马,大部份是在新野假扮百姓纵火烧城的,因刘备下令将军服发给百姓,他们的军衣就没换过来,只在身上敷了轻甲,但论其战斗力仍是刘备的精锐。张飞于是带领他们杀奔虎豹骑而来,并让周围百姓呐喊助威!

直到两军交锋之际才发现,这些号称虎豹骑的追兵,原来不但马上之人盔甲蒙面,连跨下之马也都身披重甲,寻常刀剑砍上去跟本不在乎!而虎豹骑士兵则人人武功高强,而且所会之技甚多,远了箭射,近了枪刺刀砍。张飞手下士兵仅着轻甲,根本抵挡不住,几乎是一触即溃!

唯有张飞奋起蛇矛,独挡一面,力杀虎豹骑士兵数十人!曹仁曹纯曹洪夏侯恩等将都不认得张飞,只当他是这批“百姓义军”的首领,见其勇猛,渐渐围上……张飞一看,手下士兵还在作战的竟然所剩无几,此时无心再战,遂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曹军将士几乎人人吃了一惊,倒退一步!却被张飞寻着一个空隙,夹马逃走了。

由于张飞这边人轻马快,虎豹骑追之不及,再加上张飞部下多有百姓打扮者,使得虎豹骑士兵认不得真假,往往误杀百姓,虽是如同砍瓜切菜,血流成河,却也耽误了不少追击时间,这些综合因素终于使得张飞有机会逃回刘备身边。

张飞性情较直,不善掩藏,冲着刘备大叫道:“不好了!敌方人马全身蒙甲,刀剑难伤,我方士卒兵败如山倒!大哥快逃吧!”刘备急打手势提醒张飞瞒住蔡瑁,此时却已来不及了!蔡瑁见到刘备兵败,立即一声令下,“城头变换大王旗”,打出了曹操旗号,同时箭上弦,刀出鞘,防备刘备攻城。刘备长叹一声,自知大势已去,只得带领剩余兵马绕开襄阳城,向江陵退却。

蔡瑁亦是不敢向刘备开弓放箭,怕自惹麻烦,只顾迎接曹仁曹纯的虎豹骑入城。自此,刘琮势力投降,曹操收得刘琮散布于各地的水陆军兵十余万,战船千余艘,立时声势壮大一倍,合计南征兵力已有四十余万,号称八十三万,此后又号称百万,华夏诸邦无一不感到震惊!

其实,刘琮虽然年方十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