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一来,敌军定会以为小山丘后藏有大量伏兵,我料定他们必然会望风而逃!仲谋公如果还有担心,可事先扮作百姓,敌人不熟悉地形,即便有什么万一也可从容逃走。 ”

孙权点头道:“不错。 若想让敌军退去,确实只有此法!来人……传令下去,就按锦川公说的办!至于扮作百姓遁走一事,就让文官们先扮吧!我久经战阵,何惧曹兵?”

一切准备停当,曹兵果然到了。 却是由曹仁、田豫带队。 他们一路无人拦截。 直到舒城之下。 尖兵回报,舒城城门大开,周瑜正与小乔端坐抚琴,杨华也在一边饮酒欣赏。

曹仁大奇,便与田豫带兵缓缓接近城门观看。 只见城门大开,有十余个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而周瑜、小乔、杨华果然都在城楼之上,小乔抚琴,琴声抑扬顿挫。 激荡人心……奏地却是《十面埋伏》之曲。 那周瑜还在旁边指点:“嗯,这一段的意境还应更加激昂一些……对。 就是这样。 ”

曹仁惊道:“人说‘曲有误,周郎顾’,果然是周公瑾未死!我们可能是落入圈套之中了……”边上田豫怀疑道:“莫非是他们手中无兵,借此故弄玄虚么?”曹仁摇头道:“不会!上次江陵城外,他就诈死了一次,诱我中伏,这次一定是故计重施……况且还有杨锦川在旁,他们都是诡计多端之辈……”

正说之时,一个士兵来报:“报告!那边小山丘之后尘土飞扬,鸟群惊起,似是有大部队在运动!”

曹仁一见忙道:“不好!果然有埋伏,我们中计了,快退!”曹仁田豫挥军速退,杨华在城楼上长身立起,哈哈大笑道:“子孝!国让!怎么退得那么快?真不过隐!是不是孤军深入,军粮没带够啊?”二人闻言,更是没命奔逃!及至路过合肥外围,却被守将程普发现,率队截击,他们这支部队立时被大量军队团团围住。

田豫对曹仁叹道:“敌军主力仍在合肥,可见我们刚才是中了敌人的空城计!现在我们被围,需要暂且结阵坚守。 不过,我们退得这么快,敌方地追兵没有跟来,情报也不会送得这么快,合肥城中多半不知舒城的详情,且看我诈他一诈。 ”

于是,田豫在阵前大呼,要求与敌方主将对话。 程普以为对方想要投降,商量条件,于是露面与田豫搭话。 不料田豫说道:“我们既然从舒城方面来,说明舒城已被我军另一支部队占领,你们的主公落荒而逃,正被我军搜捕。 我们这支部队另有要务,所以绕城而走,不想与你们交战。 将军不去舒城救主公,却在这里与我们纠缠做什么?不如两家各自方便一下吧!”

程普知道舒城没有多少部队,闻言果然大惊!虽然没有撤围,却也调动不少部队前往舒城察探。 田豫趁此机会,让曹仁下令奋力突围,果然夺路而出,以最小的损失,退回了寿春。

曹操这边,虽然偷袭不成,却基本上全身而退,不禁对田豫之智大为赞赏;而孙权这边,对杨华大胆使用空城计也是赞叹不已,纷纷请教。 当然,这时田豫使用诈谋突围一事也已传来。 杨华笑道:“我地空城计,与田豫的诈谋突围如出一辄,都是针对敌方主将地‘心病’而采用地‘心理战术’。 针对敌方所担心地事情,故布疑阵,有时能胜过几万精兵……”

接着,他喝一口茶,话锋一转道:“不过,从这件事情,引发出我心中的一个新的战法:你们看。 对方绕过合肥,奇袭舒城。 如若成功,其实对我们打击极大!眼下各方势力的防御阵线都属于‘点状防御’,城与城之间根本就是畅通无阻的。 只要我们情报到位,派奇兵偷袭敌军地后方城市,几乎是手到擒来。 如果我们不把眼前敌军驻有重兵地城市作为攻击点,而是描准敌人的后方城市,穿插行动。 批亢捣虚,便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这可以称之为‘立体战争’。 ”

他这一说,众将便议论开了,葆贬皆有。 孙权道:“如果行得通,谁不想这么做?但越界攻击敌人后方,通常粮草难以接济是个大问题,如若不胜。 则是死路一条!其次,欲行穿插攻击,必须使用骑兵快速行动,而我方马匹资源困乏,不易武装大量骑兵;而且,敌后城市。 不与己方接壤,即便攻下,遇到敌军反扑时能否守得住?也还是一个问题。 因此,纵观古今战例,通常不会有人如此行险。 ”

杨华点头道:“仲谋公所言极是,但历史上这样地先例也还是有的。 但这是军机,请仲谋公借一步说话。 ”二人到达无人处,杨华继续说道:“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