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典韦受伤,被士兵送回府中疗伤;徐晃使人跟踪刘备,得知他们的去向,遂向曹操禀报。

这前后之间,不过半盏茶的时间而已。

等到曹操兵马赶到东城门时,刘备已经引领兵马在城外列阵相迎。

遥遥望见曹操登城,刘备朗声喊道:“孟德兄,多谢连日来的款待之情,弟不胜感激!日后相机定当还报。今领天子圣谕,折回徐州,侍奉陛下之事便交予丞相代劳,愚弟告辞,请兄速回!”言毕,竟引军东去。

曹操大怒,便欲使人驱兵追赶。

谏议大夫荀彧赶紧出言阻止:“主公且慢。”

“文若因何阻吾?!”曹操不悦的问道。

荀彧言道:“刘玄德夺门而出,因何不速速离去,反顾主公而后去?主公可知为何?”

是呀!

大耳贼这是为何呢?

乍闻此言,曹操十分纳闷的问道:“汝可是为何?”

“主公引刘备入京,徐庶、陈宫定然早已识破。然刘玄德自持武艺高强,麾下兵马强悍,故敢以身事险。除此之外,其早有后手,只主公未知也!”荀彧言道。

郭嘉出言问道:“文若所言可是徐元直陈兵十万于边境之事否?”

“不错!”荀彧答曰。

郭嘉不屑地说道:“吾已使辽东公孙越出兵讨伐青州,徐庶岂不回兵救援?”

荀彧言道:“刘备麾下有一支精兵,名为暗卫。其首领名为裴济,字元龙,传闻是刘备的亲传弟子。这支兵马专门负责守卫、刺探和刺杀。奉孝遣使,若是没有被他们追杀致死,恐怕也要等些时日才能奏效。”

“这?!”曹操、郭嘉和程昱等人皆大惊。

荀彧趁机献计言道:“刘备麾下皆精锐也!便是使大军追击,势必引来边境关云长、徐元直重兵进犯。吾以为,主公可置信沿途关隘,伺机截杀刘备足矣!|”

思索再三,别无他法,曹操遂从其言,使人携了书信,抄近道送到各个关隘。

出许昌百里外的关隘,名为岭前关。关上守将名唤李暹,乃是董卓四将李傕的侄子,投靠了曹操,被委任此处把守,麾下精兵八千。

得知刘备兵马赶到,李暹驱兵而出,挡住去路。

见有人挡住去路,刘备使周仓上前宣读圣谕。

李暹早受曹操暗令,哪里管什么圣谕,却是大声喝道:“某只知丞相将令,天子圣谕到此是真是假,不能辨也!”言毕,挥军而上。

刘备大怒,使高顺引陷阵营正面迎上,又使赵云、陈到各引白马义从和白髦军从左右夹击。

高顺一马当先,直取李暹,一枪将他刺于马下,挥军掩杀过去。

李暹战死,李暹麾下兵士被三支兵马冲散,四散奔逃,舍了关隘。

刘备、陈宫遂与大军冲过岭前关。

李暹麾下的副将李毅见刘备军势众,锐不可当,遂止兵而住,并不追赶。

士兵问道:“李将军战死,何不追敌报仇?”

“追敌?”李毅瞪了那士兵一眼,问道,“那敌将谁人可战?莫不想死者,给某闭嘴!”言毕,遂使人给曹操送信。

过了岭前关,陈宫对刘备言道:“主公,曹操现在投鼠忌器,不敢以大军追赶,故使各关隘守军阻拦!恐前途不顺,还需早作打算!”

“无碍!暗卫早已将消息传给云长和元直。此去前方便是颖水渡口,那里的守将名唤乔佘,吾在九江曾与其共事。凭吾薄面,或许可以免动刀戈!”刘备讲完,遂引大军快速前进。

陈宫等人紧随其后。

不久,他们便来到颖水渡口。

乔佘早引兵马在大路两旁相候,见刘备前来,遂拱手作揖在马上施礼:“左将军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刘备还礼言道:“乔将军别来无恙乎?”

两人在马上寒暄一阵,乔佘遂请刘备进渡口休息。

陈宫在一旁却说道:“乔将军,吾主身怀圣谕,尚需速速过江,还请汝快快安排渡船才是!”

“马上!马上!”乔佘随口应付。

观其举止,陈宫心中早有打算,低声嘱咐赵云、陈到好生照应刘备。

赵云、陈到紧随刘备进入渡口。

乔佘使人端上茶点。

刘备不疑有他,端起茶水便欲饮用。

赵云俯首在他耳侧低语几声。

他旋即放下茶杯,言道:“乔将军,可还记得昔日并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