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当李信看到项燕那个惨白的头颅时,脸色却有些古怪:“我原先想过他可能在死的时候会露出气恼、愤怒、哀伤、甚至是恐惧,却没想到项燕这个老家伙死的时候竟然会面含微笑!他为什么会微笑?他最后一刻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看来就算是项燕死了,我也无法猜透项燕心中到底是在想些什么啊。”

吕布自然不会告诉李信项燕在他最后一刻对自己说过什么,所以吕布只能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李信捧着项燕的头颅在那嘀嘀咕咕。

“奉先,这一战你以数万精骑完成了我交与你的迂回任务,又在乱军之中力斩楚军统帅项燕。而且听章邯他们说,你还歼灭了不少鄢陵的楚军。这些功劳我会一个不少全部让人记录下来,送往咸阳向大王为你表功。大王素来赏罚分明,必然会少不了对你一番赏赐!”李信将手中的头颅递交给一旁的亲卫,一脸欣慰的对吕布笑道。

吕布知道李信话中的意思,躬身回道:“若无将军谋划和对吕布的提拔,吕布如何能有建功立业之机?故此,此战首功非将军莫属。”

李信哈哈一笑,又拍了拍吕布厚实的脊背笑道:“庆功宴我已经让人去布置了,随我回营中赴宴去吧。伐楚之事非同小可,且让将士们休息些时日,之后再进军寿春城下。”

“诺!”

以不足二十万之数(留了数万军士防范郢陈)击破拥兵三十余万由楚国第一大将所统帅的平舆楚军主力,这种骄人战绩不仅仅是李信为之欣喜若狂,包括吕布、章邯以及一众原先对李信口服心不服的秦军将领,还有底层普通的秦军士卒们,每个人都从心底深处升起一股难以平复的激动和喜悦。

这一战不仅仅是赢得了一场难能可贵的胜利,而且将帅之间的互相猜忌互相不信任,也通过这场大胜,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底层的那些记挂着王翦的将领,在发现李信和吕布这两个年轻的将领在战场做出的成绩,相比起王翦并不是太过逊色的时候,一切的问题好像都有了化解的可能。毕竟这些底层将领大多看重的还是能不能在战争中取得功绩,而他们效忠的对象最终还是秦王嬴政而不是曾经的上将军王翦!

“来!我自倾杯,卿且随意。”李信一口将手中杯盏中的美酒尽数喝干,将滴酒不剩的翻过来给众将看了一圈。

“好!干了!!”众将大多出自关中,生性本就豪放。见李信此时也不摆什么上位者的架子,也纷纷端起各自的酒盏,就着杯中美酒喝了个痛痛快快,至于在与项燕一战之前其中一些人与李信和吕布之间的种种龌龊和隔阂,在这一刻好似全部都被融化与香浓的酒水之中,尽数被喝到肚皮中消失不见了。

带着些许血腥味的夜风悄悄挂起,而不远处的一些还没有被收拾起来的楚军士卒残破的尸首,只能在夜月的照耀下发出无声的哭泣。。。。。

87尉缭持才招人嫉,南方捷报入殿来。

咸阳秦王宫。

此时的嬴政正在与朝堂中的一众文武大臣们商讨着天下战事,虽然楚国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但是由王翦之子王贲挂帅的征讨魏国的军队,却从魏国国都大梁那边传来了捷报。

“王贲将军与半月前率军猛攻魏国都城大梁,但大梁为魏国国都,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又得十余万魏国精锐军士及大梁城中众多百姓死守,王贲将军率军连攻数日却仍旧无法撼动大梁根本。

虽然强取不能成功,可王贲将军却趁着夏日暴雨之际,引黄河及大沟之水灌于魏都大梁,水发之时坚城大梁内外皆是一片汪洋,城中十余万魏**士和无数魏国百姓皆为河中鱼虾。王贲将军趁水势高涨之际,令人造木筏攻城,一鼓而下坚城大梁,并生擒魏王尽取魏国全境!”

听完使者的汇报,秦王嬴政却并没有露出太大喜悦,反而脸上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之色。却是因为,以魏国的国力早就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魏国的覆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可王贲在攻打魏国国都大梁的时候,竟然受阻于大梁城内的那些残兵败将,最后竟然要靠淹没大梁全城为代价才能拿下大梁,这让嬴政多少有些对王贲的失望,以及对大梁这样的一国之都城,却就这么葬送在河水之中而感到万分可惜。

“对王贲和他麾下众将士的赏赐寡人已经写在这里了,你且将这份诏书交与王贲手上,告诉他留下一批军士镇守魏国各地城池,带上其余军士立刻启程返回,诏书上赏赐的物件就等他们回到咸阳的时候再由寡人让人发放吧,省的来回运输麻烦。”嬴政右手抬起手中拿着一份嬴政亲笔所书的犒军诏书,侍立在嬴政身边的赵高连忙躬身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