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些秦军士卒虽然精锐,但是统帅他们的将领却并不是什么知名将领,再加上我军于平舆刚刚失利,他们这些镇守后方的军士少不得会有一些轻敌。

而在当日于平舆兵败撤退之时,我就特意安排了一支偏军从山野小路赶往郢陈。这支军队的数量虽然并不多,而且在士气上也极为低落,但是做一个引诱郢陈城中秦军的诱饵,却还是绰绰有余的。相信在将城中大部分的秦军诱出城后,芈先生应该可以很轻松的就将郢陈拿下了吧?”

芈启闻言哈哈大笑道:“老夫虽然被赶出了咸阳,但是原先积累的一些秘密力量却还是掌握在手中。而且这郢陈城原本的那些守卫军士中有大半的人都是郢陈本地人,这些人虽然参加了秦军但是却还是心系楚国。其中一些统领已经被老夫所收买,只要将李信小儿留下的那些秦军精锐军士调离出去,郢陈城唾手可得!”

项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如此,我们就开始筹划一下夺城的细节方面。”

芈启点了点头,起身带着项梁走入自己的书房。

。。。。。。。。。。。。。。。。。。。。。。。。。。。。。。。。。。。。。。。。。。。。分割线。。。。。。。。。。。。。。。。。。。。。。。。。。。。。。。。。。。。。

“来人,去将吕布将军唤来我帐中议事。”李信脸色有些凝重的对帐外亲兵低喝道。

“诺。”亲兵应诺一声分出两人快步走向吕布休息的营寨。

吕布的营寨本来就离李信的营寨不远,接到李信亲卫的传达后没过片刻功夫就大步跨入李信的营寨:“见过将军,不知将军招末将来有何吩咐?”

李信向吕布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旁边的马扎上说话。

吕布知道李信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自己商议,所以也不再与李信客气,一屁股坐在那马扎上,挺直了腰身直视李信的双眼,静静的等着李信开口。

李信有些烦闷的将自己身前案几上的几卷竹简推到案几的边角处,自顾自的从酒壶中往自己的酒盏里倒上一杯美酒,浅浅的抿了一口杯中酒水后,这才对吕布开口道:“奉先,自那日我们大胜项燕数十万大军之后,已经过去多少时日了?”

吕布被李信的话弄的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平舆大捷后形势一片大好,又因为在郢陈留下数万精锐而预防了原本可能会发生的叛乱从而后顾无忧,为什么李信的神情会愁云密布呢?

“离平舆那次大捷只怕是有月余时间了吧,将军为什么要问这个?”吕布一脸好奇的问道。

李信脸上带着一丝苦涩对吕布喃喃道:“在大捷那日我便派出数名精骑一人双马赶往咸阳报捷,按理说这一个多月过去了,怎么说大王的回复也该到了才是。可如今不仅大王对于我们这次大捷没有表露任何态度,甚至连惯例的犒军诏书也没有让我们的使节带来,我猜测是不是大王对我起了猜忌之心。”

吕布愣了愣,嬴政会对李信起猜忌之心?历史上没有这一茬啊!说道猜忌,王翦为大秦立下那么多的功绩,在军中的威望甚至隐隐超过秦王,但是嬴政也不过是避免让他继续带兵立功而已。李信这才不过获得一场大胜,嬴政就算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就对刚刚被自己一力捧起的年轻将领施以打压。

可是李信的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报捷的使者已经去了一月有余,以当时平舆与咸阳的距离,在一人双马的全力赶路的情况下,只需要半月左右的时间就能从咸阳拿着秦王嬴政对大军的犒军诏书赶回来,但是现在不仅诏书没有来,就连数名使节中任何一人也没能回来,这不寻常的背后必然有一些李信与吕布所不清楚的事情发生才会导致如此。

“将军莫要太过烦忧此事,说不定是使节在咸阳城中有什么事耽搁了行程,也许过几日大王的犒军诏书就会传来了。”吕布也只能如此安慰李信。

李信一只手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双穴,带着极为疲惫的神情轻声道:“但愿如此吧。哎,虽然我们伐楚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完成,但是不知道最近是怎么回事,我每日夜里总是被噩梦惊醒,醒来之后又总是感觉一股莫名的躁动不安。也许是我多心了,可是自从我军南进寿春这段时间,后方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这数日来郢陈那边更是没有丝毫消息传来。。。。。”

“什么!郢陈已经数日没有消息了?”吕布面色瞬时间变的极为难看。

郢陈,伐楚战役中李信所统帅的秦军与大后方最为关键的枢纽,一旦郢陈出现什么闪失,整个战局将会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